【纸艺的历史资料简介】纸艺的历史起源与文化发展介绍

2017-12-23 10:53:40 知识

  纸艺,又称彩扎,顾名思义,就是以纸为主要原料制作各种民间工艺品及用品的工艺。纸艺的种类很多,大致集中在装饰、游艺和祭祀等范围之内。

  纸艺作为民间的大众文化,以实用性为第一特征,以造型的完美性为第二特征。

  唐代,福建南部的农村就盛行彩扎,用纸制成各种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神话故事。

  纸艺的用料,除了纸以外,还涉及绒绢、通草、竹皮和苇棍儿等。

  纸花,又名通草花,是妇女发髻上的一种装饰品。最早在女子没实行剪发之前,纸花便已开始流行。在我国,汉人所用的纸花主要以石榴花为主,个头较小,通常在春节期间使用:一是除夕夜妇女戴在发髻上守夜,祈盼来年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二是祭祖时将其插在供品上,以告慰祖先的在天之灵。

  满族妇女所戴的纸花,较汉族的纸花硕大而艳丽。尤其是光绪年间妇女的缎子假两把头盛行之后,一种头正偏花、制作精美的纸花流行起来。这种纸花又叫旗头大花。但废除帝制走向共和后,旗头大花一落千丈,只有梨园行偶然订制。

  纸花中还有一些制作精良、造型逼真的细活精品,如:在纸花的茎叶上涂油,裱糊硬立,层次分明;在造型上有招蝶引凤、口衔锦穗的艺术纸花,主要供给戏班子演出使用,生活中并没有人用。

拉花

拉花

  北京的纸花制作精良,故销路极广,遍及我国的“三北”地区。

  绒绢花是由纸花演化而来,因此有人把它划为纸花的种类。绒绢花自出现至今,一直为广大妇女所喜爱,是汉族妇女在喜庆吉祥日子里头上所戴的主要装饰品。绒绢花的造型很多,有“聚宝盆”、“凤点头”、“双喜字”等,红红火火之中透着喜气。

  纸艺中还有一种流传至今的装饰品,那就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各式灯笼。如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展示的大红灯笼。早年间,过灯节时孩子们手提的灯笼及用七种颜色的彩纸制成的可以折叠的工艺灯笼。这类灯笼用时打开是一串用七色彩纸连成的灯饰品,不用时可以折叠起来,方便实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纸灯笼已是越来越少了。

  纸叠的元宝和纸三角,是早年间儿童的游艺活动用品,大多用拆开的烟盒(又称烟标)折叠而成。孩子们把它折叠好之后,闲暇时两三人便可在胡同里扌扇弄玩耍。现在这种游艺活动已不多见了。此外,纸叠的帆船、衣裤、燕雀等游艺品种很多,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和创造力;而风车等游艺品则是艺人们专为儿童游艺活动制作的品类了。

  扎彩是纸艺中的重要行当。扎彩的物品主要为祭祀所用,其次是用于还愿和法会。

  在我国,丧葬是人生中的一次大的仪礼,也是活人和死者的最后一次联系仪式,因此人们对丧葬的仪式历来十分重视。据记载,从周代开始丧葬就有了一套完整而繁杂的程序。扎彩就是从丧仪的殉葬品演化而来的。扎彩的物品有童男童女、纸牛纸马、车、轿、金银山、珠宝箱及幡、哭丧棒、楮钱纸等,这些物品又被称为冥器。

  据考证:原始社会早期的随葬品,多是汲水、炊煮和饮食等成套的生活用具,也有少数的装饰品或生产工具;到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以人殉葬的现象。进入奴隶社会,以奴隶殉葬则成了一种制度。从殷商到战国,统治阶级还把生前使用过的车马、兵器、乐器、玉器及饮食器皿等有实用价值的器物带到墓中,叫祭器。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用竹木、陶土等制作的象征性实物进行随葬,宋代之后逐渐流行扎彩的物品。

  在《马可·波罗行纪》中,有一段对杭州丧葬仪礼中扎彩物品随葬方式的描述:“在送葬队伍中,除有鼓乐队一路上吹吹打打外,到达葬地后,还将许多纸扎的男女仆人、马、骆驼、金线织成的绸缎及金银货币投入火中焚化。”

  此外,我国北方还流传一种用扎彩物品“送盘缠”的习俗。即尸体入棺日,晚饭之后,子女亲友按次序列队到十字路口,把纸扎的车马、箱柜、金银山、童男童女等烧掉,谓之“送盘缠”。意思是说,这天死者的灵魂要启程西去,在路上需用盘缠买路。

  旧时扎彩工匠们一般先用竹竿、竹蔑、秫秸、苇棍儿扎成骨架,然后用糨糊把彩纸粘贴成型。好的工匠在工艺上是非常讲究的。他们为了形象逼真,在扎好骨架之后,再精心剪裁彩纸,然后纸上涂油。而粘贴所用的糨糊,须用江米汁熬制,为的是粘时平整不起皱,粘上即干。

  天津昔日扎彩水平极高,扎彩作坊众多,其著名者一是蒋韬的天福斋,一是杨姓义有斋。另有专门扎制人俑头部的“童头铺”。“童头”以纸制,脱胎于模范,涂以朱、粉、赭等色,勾以五官,大若常人小如拳,供扎彩铺选购。当初本地有的风筝名手未出道时,还曾在扎彩铺里学艺呢。

  扎彩这一行当,在早年间除做纸活外,还兼做糊窗户纸、糊顶棚等活。如今扎彩纸活还有人做,不过都是暗箱操作了。毕竟扎彩纸人纸马属于一种陋习,应该革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