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海淀镇

2015-04-29 09:53:05 社会热点

  

  从来没因为“事物的逝去”感伤过,看来还是因为那些事物和自己没有关系。可能这回是头一回了,我得感伤一下“生我养我”的海淀镇。

  海淀镇,夹在“中国硅谷”中关村和“中国大脑”北大之间的一条老街,原先旧社会海淀还是北京城郊外农村时候的一个集镇。以前都管那叫海图,现在它叫“中关村创业大街”。

  现在在海淀镇,每天都是“上亿风投”。钱是一切,钱是一切的一切也是所有人公认的了。所以我也不能说钱不好。只不过现在海淀镇的钱和以往有一点不同了。以往是你爱赚钱赚钱,现在是你想在这干点别的,都给钱挤没了。

  我出生在海淀妇产医院,除了小学送到郊区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关起来读了几年,中学、大学全都在海淀南路这一条街上上的。所以我从青春期开始,最先接触到的人,就是中关村的人,我接触到的世界,就是以海淀黄庄海淀桥为圆心的这么几里地。我所经历的那些微不足道的人生,也基本都发生在海淀镇和它周围。

  以前上初中的时候,中午一个人吃饱了撑的跑海淀镇散德行。那时候的海淀镇就是文艺青年和活在天马行空世界里的人的天堂。相比繁华了一千年的东西城,海淀本来就是新区。文化的东西没那么丰富。但是因为建国后发展文化,几十万的大学生、老师、研究员,也产生了文化需求。这下才慢慢就有了海淀镇上盛极一时的“文化盛宴”——一条不到300米的小街上,你能找到你能想到的从古典到流行到超实验的音乐、从线状到油画册到私藏的书,中西各样乐器,也能像逛县城小街似的买女生小饰品,打折明星球服,吃地沟油川菜,甚至泡澡……

  现在呢,只能在那“创业”“风投”了。

  以前从北大出小南门,过海淀桥,就到了海淀镇。一进镇口就是中国书店和海图。原先还有个第三极,那应该是海淀特别多人的回忆了。当时分类、环境都一流的书店,也是没几年倒闭了。有好几次在里头看书忘了时间看到下午上课迟到。毫不夸张地说,如果那时候认识的世界,一半在校园里,另一半就在第三极的那些书本里,甚至书里的世界还更大,更有生气。初三那会犯神经,在那底下的肯德基里写诗,写的是那种现代诗,全是“宇宙”“月光”那些东西的,就是早读从学校跑出来,冻得不行看着晨曦中的北四环都能想出那些东西,现在是不可能了,现在再坐那估计刷朋友圈看金星呢。

  海图现在上头还跟批发市场一样,原先底下的书店也倒闭了。中国书店靠了国营的底子,还纹丝不动。中国书店的地下一层,就像传说中那种藏着古书的密室一样,随手就能发现打死在别的地也找不着的书。你看见那些书,都没法想象这书是怎么流传到这地来的。有那种像极贵重的收藏品似的东欧还是哪国语言的画册,包得一层又一层拿出来像抽宝剑,可是就给压在“母婴指南”的底下又是土又是灰。旁边是“楚文化藏品”,隔着又有“傩面详解”。

  往前走几家紧挨着的店,同一个店里能同时卖吉他教吉他、卖文具、卖大码衣裳,门口卖打口CD,你随便翻两下,东北小哥就告诉你你手旁边那张电音,晚上听能给人听飞了。别当只有这个,旁边勃拉姆斯瓦格纳原版打口人家也懂。随时国际上最新的实验音乐,多偏门的噪音,都能找着。还有一家在南口那楼一进去,小一点。后来两家也相继倒了。2007年那会打口CD挺盛的,一个朋友来北京,随便走在北大那的天桥上,就能发现Patti Smith的《Horses》,走到五道口服装市场有一个拐角好几家,挺全的CD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