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栖的蛙类

2017-06-01 22:04:00 探索未解之谜

  蟾蜍背部的皮肤粗糙而有疣粒,眼睛后面有一对能分泌白色浆液的毒腺。蟾蜍的毒液能强烈刺激其他动物的口腔黏膜,因此蟾蜍在光天化日下安然地爬行,蛇类猛禽和食肉类动物都不敢贸然碰它一下。

  蛙类素来被誉为游泳高手,它们不仅能作标准的蛙式泅泳,还擅长紧闭嘴鼻进行远距离潜泳,可以长时间地不浮出水面换气,甚至在水下还能发出闷声闷气的叫声。它们何以能有如此娴熟的水性和高超游泳技艺呢?原来蛙腿的肌肉发达而强健,脚趾之间还有像鸭掌一样的蹼膜,以便它在蹬腿划水时能够轻易加快游速。蛙能长时间潜在水底下,关键是因为它背部的皮肤下边有密如蛛网的血管,能让水中的氧分子和血管里的二氧化碳分子互相渗透,蛙在水下停止用肺呼吸时,就靠皮肤来“呼吸”。据测定,在湿润的环境中,蛙体所需要的氧,大约有1/3是通过它的皮肤摄入的,在水下或冬眠期间,完全依靠皮肤来获得氧。可以想象,蛙的皮肤对于蛙的生命有多么重要了。蛙类的体表缺乏像鱼、蛇、鸟、兽那样的鳞甲、羽毛等遮蔽物,不能防止体液的大量蒸发,所以蛙类除了分泌出一些黏液来保持皮肤湿润外,一般都生活在靠近水的阴湿环境里,而且还经常跳进水里,以保持皮肤湿润,便于呼吸。它们因此一般都无法忍受干旱的高温气候,裸露的皮肤还使蛙不能在含盐浓度3—7%的高渗性海水里生活。这就是为什么在沙漠、戈壁滩、雪线以上的山区,以及极地和大洋性岛屿上见不到两栖动物的原因。

  蛙类是最先从水里进化到陆地上生活的脊椎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中,蛙类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的种类虽多,但是都要经过幼体和成体两个阶段。幼体就是蝌蚪,它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长有一条小尾巴,随后渐渐长出四肢,尾巴慢慢萎缩消失了,就能从水里登上陆地,改用肺呼吸。但它们的肺的构造很简单,像一个口袋,由肺吸入的氧气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还要靠皮肤帮助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