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格勒爱乐交响乐团-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第3页]

2015-01-06 10:44:51 影视资讯

  雄踞乐坛潮头五十年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穆拉文斯基,就不会有今日国际乐坛上傲视群雄、独树一帜的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当时还被称为列宁格勒爱乐乐团)。

   穆拉文斯基是圣彼得堡当地人。他来自一个音乐家族,其姑妈是马林斯基剧院的女高音,他的音乐学习也是从马林斯基剧院开始的。穆拉文斯基起先在大学里学的 是生物学专业,可终究无法抑制内心对音乐的热爱,遂转攻指挥,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先后随马尔科和高克深造,毕业后一直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剧院里指挥歌剧 和舞剧。1938年,三十五岁的穆拉文斯基在国内举办的全苏指挥比赛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金奖,引起了世人的瞩目。而早在这之前,知人善任的肖斯塔科维奇就 把自己交响曲的未来命运押在了这位指挥界的“新科状元”身上了。

  标志着这两位音乐学院校友良好合作的是1937年11月21日的那场音 乐会。音乐会上,穆拉文斯基指挥爱乐乐团首演了肖氏的《第五交响曲》。演出的巨大成功改变了这两位伟大音乐家命运,可谓名副其实的“命运交响曲”。肖斯塔 科维奇凭借此曲的成功一扫笼罩在心头的阴霾,重新投入到鲜活的创作中去;而穆拉文斯基则借此得到了肖氏的绝对信任,并在后者的大力举荐下成为了乐团的第九 任首席指挥,也是乐团历史上最年轻的首席指挥。

  1938年走马上任的穆拉文斯基是苏联指挥学派最杰出的代表,他的指挥特点是气质果敢, 气势豪迈,音乐表达层次细腻,情感刻画真挚感人。他的诠释构建于对原作深刻的理解和对技术精确清晰的运用之上,是音乐本质与个性风格的完美融合。他指挥的 俄罗斯作品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民族情结和艺术特征,能唤起听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在他领导下,乐团与肖氏的交响曲也形成了一种同生共存的关系,爱乐乐团俨然成 为肖氏交响曲新作的“发言人”,日后肖氏的第五至第十二交响曲都是由其首演的。

  在穆拉文斯基“沙皇式”的有效管理下,乐团与他在整整半 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已经磨合至水乳交融、炉火纯青的艺术境地。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乐团,亲手呵护它的成长,关爱着它的发展,共同见证了它的辉煌,也 一起享受着它的荣耀。在此期间他与乐团留下了大量堪称经典的音乐会现场录音和唱片录音,而他本人也以一生仅担任一支交响乐团首席并长达五十年的独特经历造 就了二十世纪乐坛的一个传奇。

  “沙皇”自然是终身制的,穆拉文斯基在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任期也是直到他1988年去世时才结束的。他的 接班人,即圣彼得堡爱乐乐团的第十任首席指挥,是此次率团前来的尤里·特米卡诺夫。这位现年七十六岁的当代指挥大师是苏联指挥教学泰斗伊利亚·穆辛的高 徒,其音乐学养丰富,指挥技艺精湛。在10月 18日的音乐会上,他将指挥圣彼得堡爱乐乐团为我们奉献一场原汁原味的俄罗斯音乐盛宴,曲目有柴科夫斯基的交响序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洛可可主题 变奏曲》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交响组曲《天方夜谭》。让我们期盼着这场精彩绝伦的“俄罗斯之夜”的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