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奥斯卡错过的一部佳片

2015-03-18 15:14:34 影视资讯

本届奥斯卡错过的一部佳片 - 曾颖 - 曾颖的世界

  继《美丽心灵》之后,又一部以数学家为主角的电影《模仿游戏》我们的视野,这部电影集聚了众多的奥斯卡元素——英国风、二战题材、人物传记、主人公的命运具有足够的话题性,而且还涉及同性恋等敏感问题的电影,最终没有在本届奥斯卡上获得关注,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甚至可以说是本届奥斯卡的一个耻辱。但一想起在奥斯卡历史上,包括《七宗罪》、《拯救大兵瑞恩》、《黑暗骑士》这样的片子曾被“奥斯卡最佳片”遗落过,所以,也就不再纠结于多这一部了。历史已证明了,某些电影没有入奥斯卡的,并不是电影本身的遗憾,而是奥斯卡的……

  《模仿游戏》讲述的是英国一位伟大的数学家、逻辑学家艾伦·图灵(Alan Turing)充满传奇和悲伤的一生。这位从中学开始就被同学认定为“不正常”的人,以只有不正常者才独有的思维方式和韧劲,创造出众多令人侧目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研制的计算机,成为破译德军密码,解救数百万人生命,扭转战争进程和结局的超级利器,他也因此成为电脑的鼻祖,计算机科学之父。

  在1939年,德国法西斯发明了恩尼格码密码机,这种机器通过复杂的编程,产生高达159亿兆种可能性的密码,用于发布和传输各种战争信息。这些信息指挥着纳粹的飞机坦克和军舰对英国及其同盟国发起攻击,造成几乎每秒钟死一人的人员损失,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英国军方及情报机构对此却一筹莫展。他们召集了国内顶尖的密码专家、数学家,甚至国际象棋高手对恩尼格码进行研究,但他们悲催地发现,依他们十数人用传统的解密方法,要解开德国人一分钟的电报信息,需要6000万年,而且,德国人的电报密码,会24小时一换。一到午夜12点,所有的辛勤努力,都会在时钟的一声细响中破碎为零。

  艾伦·图灵从被招募的第一天起,就没打算用这种比海底捞针更渺茫的笨办法去寻找答案。他认为必须另辟蹊径,用一台机器打败另一台机器。他的这个想法和自信得有些颠狂的态度,险些让他被拒之于破译小组门外。因为,在主持破译的军方主管看来,破译密码必须是一件协作的事情,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只是这台巨大机器上的螺丝钉,任何人都不例外,这使得艾伦·图灵的能力遭到低估和误判,连他提出的希望能单独办公的请求也被义正辞严地驳回。

  如果换成“正常”的别人,大家也许就忍气吞声地坐等自己的一腔创意和能力化为怨气和牢骚。但值得庆幸的是,艾伦·图灵却不是“正常人”,当他像一棵出头的钉子遭遇榔头般的上司无情的敲打时,他没有选择屈从和隐忍,而是选择反击。在问明上司的上司是丘吉尔之后,他不顾职场大忌,果断地向后者写信,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获得对方的认同。这虽然为自己争取到了独立工作的机会和经费,却在不经意间为自己树起无数的敌人。加之在日常工作中,他对同事们观点不加掩饰的批驳,以及忙到没有时间和众人一起吃饭聊天,使他被众人视为异类,被人情世故树起的壁垒,封锁在一个狭小的冰冷空间里。

  这种气氛艾伦·图灵并不陌生。早在读中学的时候,他就因为自己像一颗青豆进入了胡萝卜一般地充满了违和感而被同学排挤和欺负,只有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的同学与他惺惺相惜,两个小男孩在朦胧的友谊和模糊的情感中相依为命,建立起一种足以影响他一生的情义。在一个假期即将开始的期末,当他幸福地破译出克里斯托弗用密码写出的“我爱你”时,却听到克里斯托弗因肺结核死去的噩耗。在世间惟一知己的消失,使他变得更为孤辟尖峭。他也习惯了人们用冷漠和敌意,来应对他的不谙世情。

  为了解决孤立无援的问题,图灵以填字游戏为考题,召集了一批在数码组合上有天赋的人。美丽的女郎琼·克拉克便是其中之一,她以5分34秒的成绩,解开了图灵需要8分钟才能解决的填字难题,力排众议成为图灵的助手,为了便于研究,图灵甚至向克拉克求婚,以此掩饰同事和房东的耳目。他们开始着手研究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图灵将这台机器命名为“克里斯托弗”,这是他少年时代好友的名字,也是他一生的怀念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