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原唱傅锦华简历资料介绍 傅锦华年轻时的照片 傅锦华的一生经历

2016-12-30 16:23:27 影视资讯

  一九四七年夏,广西省融江江面上洪水又涨了,江水又象往年那样,涌进了江畔的长安镇,街上船行如梭。广阔的波涛滚滚的融江江面上,有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奋力划着一叶小船。小姑娘赤着双脚,稳站船头,一只手划桨,灵巧地操着小船,躲开急流、旋涡、险浪,一只手不时把从上游冲下来的树枝拽入船舱。小船颠簸不止。小姑娘红艳艳的脸上,黑油油的头发上,都挂满了打捞树枝溅起的水珠,水灵灵的大眼睛特别有神。她一面拾柴,一面唱起了悦耳的山歌。

  这时,小姑娘的爸爸、妈妈和家中亲人,正手持火把,心急如焚地到处寻找她。小镇内外,回响着亲人急切的呼唤: “阿宝弟,快回家! ” ,“阿宝弟,你在哪儿?”

  这个阿宝弟,就是这个驾舟拾柴的小姑娘。当着爸爸、妈妈都担心她被洪水冲走,慌乱一团时,她却撑着满满一船柴回到家门口了。妈妈一把抱起闺女,流着惊喜的眼泪亲着闺女那满是英气的脸儿,不住声地亲昵地叫着: “阿宝弟啊,阿宝弟啊! ……”

  阿宝弟,就是后来演唱“歌仙”刘三姐的著名的苗族表演艺术家傅锦华。她从小就喜欢游泳,才八、九岁,就能跟随父亲游过百十米宽的江面了,撑船,摸鱼,捕虾,跟小伙伴们打水仗,她可勇敢哩,性格活象个野里野气的男孩子,人们都叫她男孩子的名字“阿宝弟” 。

刘三姐原唱傅锦华简历资料介绍 傅锦华年轻时的照片 傅锦华的一生经历
刘三姐原唱傅锦华简历资料介绍 傅锦华年轻时的照片 傅锦华的一生经历

  一九三九年除夕夜,阿宝弟呱呱落地,父母给她起了个乳名叫玉蝉。算命先生说她命不好,必须认一个姓金的人做契父,才能长大成人。在襁褓中的玉蝉刚半岁,父母就拜了个姓雷的契父。契父为了避邪,取“锦”字中的那个“金”字旁,给她改名为锦华。同时,为她穿了耳眼,给她带上了金属的耳环、颈圈、手镯、脚镯,镯子上吊满了小锤子、小剪子、小尺子,走起路,叮当响个不停,这些小玩艺儿伴她过了十六个春秋。

  傅锦华的家乡长安镇,地处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传歌的柳州地区,刘三姐传歌的故事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刘三姐这个美丽歌仙的形象很早就铭刻在锦华那幼小的心灵上,她爱刘三姐,跟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时,她就乐意自己扮下凡的歌仙刘三姐,向“小朋友”传歌。看,在那山青水秀的融江边,小锦华和她的一群小伙伴游了一阵水,开始到沙滩上演刘三姐下凡传歌的故事了,小锦华采了几朵野花,插在头发上,化了妆,扮演刘三姐。她嗓音好,唱得好听,小伙伴们噼噼叭叭地为她鼓掌,七嘴八舌地、欢蹦乱跳地喊叫着:“刘三姐下凡喽! ” “歌仙下凡啦! ” 小锦华象吃了蜜,心里甜丝丝的,甭提有多高兴啦! 做人人都喜欢的刘三姐,那该多美气哟! 小锦华作梦,常常梦见刘三姐,她拜倒在三姐脚下,认三姐为师; 有时做梦,自己不知怎么就变成刘三姐啦,半夜里,高兴得格格地笑。

  长安镇是一个壮、汉、苗、瑶、水家、侗等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各个民族,都有丰富多采的民间文艺,都有自己能歌善舞的民间艺人。小锦华从小就受到多种民族民间文艺的薰陶。她的家乡,又是地方戏彩调剧的发源地,有“彩调窝”之称。他父亲是彩调剧的业余演员,小锦华从小就跟父亲学唱彩调剧,她心灵嘴巧,学会了不少彩调唱腔,回家来唱不停口,舞不离手,街坊邻居闻声而来,听后都不禁翘起大拇指,称赞道:“唱得真有味道,嗓子象只画眉鸟。”

  一九四九年,十岁的傅锦华欢乐地扭着秧歌,打着腰鼓,迎来了家乡的解放。她十二岁那年,街道成立了业余彩调剧团,每次演出,小锦华都象小学生听老师讲课那样,边听边学,她学得用心,记性又好,大段大段的唱词,她都背得滚瓜烂熟。有一次,街道业余剧团排演一个叫《何兰焦重见天日》的戏,剧中主人公何兰焦童年时代没人演。傅锦华爸爸就把她叫来,要她登台演出。小锦华喜出望外,高兴地跳了起来。她象一只刚出窝的百灵鸟,要飞向那迷人的艺术天空了。当晚演出时,别的演员担心她没经排练预演,临时拉上舞台,演不好,砸了锅。可了解自己女儿的爸爸却要大家放心,保准没错。初出茅庐的小锦华,在舞台上演得活灵活现,格外引人注目,当演到地主狗腿子抢何兰焦时,小锦华哭得凄凄惨惨,感情十分真切,台下观众感动得落泪。小锦华的表演艺术天才,令人惊叹不已。剧团破例吸收她为童演员 。

  锦华白天背上书包,唱着歌儿去上学,晚上参加业余剧团的排练演出。她好学上进,象海绵一样,从周围老艺人那里吸收艺术营养。她心灵,勤快,学啥象啥,对主要演员的唱腔、动作、眼神、手势、台步、化装,她都用心学,不学会,不甘休。有一次,县里的业余剧团从宜山专区学回一个独角戏《放春牛》,正巧锦华那个剧团也想排这个戏。可是,县剧团刚学回来,还没演出,又不好去请教人家。剧团领导就出了个主意: 派锦华去“挖油”(偷学人家的戏)。锦华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她找到县剧团排戏的地方,悄悄藏在排练场的隔壁,透过板逢看他们排练,她屏气凝神,眼睛一眨不眨,把台词、唱腔、舞蹈都暗暗记在心里,腿站麻了,她却一动不动,紧紧扒在板墙上,唯恐漏掉一个细节。“挖油”一回来,立刻复习排练,结果县剧团刚刚排完,准备第二天公演,锦华的剧团却抢先在当天晚上演出了。县剧团莫明其妙,一打听,才知锦华“挖油”之事,他们盛赞锦华“绝顶聪明” ,“接受能力强”,又破格吸收她进县剧团,很快她就成了县剧团的明星。

  一九五四年底,宜山地区组织群众业余文艺会演。县里选拔的三个参加会演的节目,都是傅锦华主演的。这三个节目是小戏《王三打鸟》,她扮演毛姑妹;小戏《龙女与汗鹏》,她扮演龙女; 小歌舞《十月花》,她扮演妹妹。她的演唱,受到好评,荣获优秀演员奖。这三个节目又被推选到南宁参加广西僮族自治区民间业余文艺会演大会。接着又被选拔出来到北京参加全国民间群众业余音乐舞蹈会演,《龙女与汗鹏》荣获优秀节目奖。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七日,《龙女和汗鹏》被选去怀仁堂演出,傅锦华第一次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等中央首长。

刘三姐原唱傅锦华简历资料介绍 傅锦华年轻时的照片 傅锦华的一生经历
刘三姐原唱傅锦华简历资料介绍 傅锦华年轻时的照片 傅锦华的一生经历

  这一年五月,广西僮族自治区文艺干校彩调训练班成立了,锦华被吸收为第一批学员,她怀着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演员的心愿,走进了艺术课堂。在这里,许多老艺术家向他们传经送宝,广西彩调团导演江波、团长宋德祥,民间彩调剧老艺人吴老年、谢济舟,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满谦子教授,发声学专家王荔祥,桂林市桂华彩调团老艺人张桂妹、奉化眉、秦胜科等,都来给他们讲课。久负盛名的桂剧老艺人凤凰鸣指导他们练习马步功,她要求学员在双膝之间夹上一个铜钱在三寸宽的木板上练习马步。锦华在学习中,总是从难从严,一丝不苟,尊师敬长,勤奋好学,老师们都很喜欢她这个品学兼优的好学徒。老艺人张桂妹把一套过去从未教过别人的《刘海砍樵》中的双扇表演的绝技传授给她。在练功时,她苦学苦练基本功,她几年如一日,坚持练“私功”,每天提前起床,到练功场上去练“私功”,晚上自修后再练一段。不把老师教的学到手,决不罢休。为了练好倒撑,晚上还用绳子将手掌向后扎起来才睡觉。功夫不负有心人,傅锦华的艺术理论水平和演唱技巧,突飞猛进。在训练班她演唱的小戏《龙女与汗鹏》和《跑菜园》,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成唱片。

  一九五六年六月,傅锦华又被选送到北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戏曲演员讲习会,同全国许多地方戏的著名演员,如陈伯华、常香玉、阳友鹤等,聚集一堂,学习深造。十七岁的锦华,象百花丛中的一只忙碌的蜜蜂,飞来飞去,采花酿蜜,到处拜师求教,吸收各家之长,为己所用,丰富彩调剧的表演手段,在各地方剧种的优秀表演艺术家会上,她还把江西的采茶剧《补皮鞋》、河南豫剧《柜中缘》移植成彩调剧。从讲习班回来,在文艺干校毕业考试中,傅锦华是全班最优秀的学员之一。

  同年十一月,广西彩调剧团成立。傅锦华这位风华正茂的年轻演员,在彩调舞台上,雄姿英发,艺术青春大放异彩。她成功地扮演了多种角色: 在《换子记》中演庞氏,在《隔河看亲》中演梅萍,在《王小二过年》中演泼妇,在《阿三戏公爷》中演花鼓妹,在《柜中缘》中演玉莲,在《小姑贤》中演嫂子,在现代戏《三里湾》中演玉梅,在《百丑图》中演阿飞女,在《红霞》中演红霞,在《关不住的姑娘》中演妈妈,在《铁水漫山谷》中演兰赛英等,在她演的近二十个剧目中,有大有小,有主角也有配角; 有十三、四岁的活泼天真的小女孩,也有六十多岁的老态龙钟的老太婆; 有英姿飒爽的英雄人物,也有举止轻佻的阿飞女;有善良温顺的妇女,也有打街骂巷的泼妇。她演啥象啥,都能把角色演活。演主角,全力以赴; 演配角,也不敷衍。她不仅扮演了多样的人物,而且善于表现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表现人物的感情变化,她都能演唱得分寸得体,恰到好处。彩调剧的著名编导江波,称赞“她是一个富有才华,戏路宽广,善于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来塑造各种人物形象的好演员。”

  一九六○年四月,广西举行全区《刘三姐》会演,几十台不同演出方案的《刘三姐》汇集在花繁春浓的南宁市,单是扮演刘三姐的演员就有数十人。正在这时,剧作家乔羽的故事片《刘三姐》也准备拍摄,导演苏里从广西挑选了十多个扮演刘三姐的演员,到长春后,最后选定傅锦华扮演刘三姐,桂林市桂剧团的黄婉秋扮演舟妹。拍出 “楼台痛斥莫怀仁”那场戏后,有关领导看了样片,各方面都满意,只认为傅锦华扮演银幕上的刘三姐在外型上稍逊于黄,要换黄婉秋来演,当导演把这个意见告诉她时,大家都担心锦华这个已成名的演员情绪受挫。锦华听了,她那清泉一样洁净的心田,虽然也如投一小石块一样,泛起涟漪,但很快就平静下来了,欣然赞同,并愉快地接受为黄婉秋配唱任务。人们常说同行是冤家,但是锦华与婉秋,却肝胆相照,亲如姐妹,她俩台前幕后,同心协力,一唱一演,配合默契。傅锦华那活泼、动人、圆润优美的唱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配上黄婉秋那精湛完美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刘三姐那光辉的形象。使电影《刘三姐》成为人靓,景靓,歌声美的优秀影片。傅锦华与黄婉秋这一对舞台姐妹亲密合作的故事,也成为传诵不绝的艺苑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