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石联星简介资料生平经历 从话剧舞台走上银幕[第4页]

2017-09-20 14:58:16 影视资讯

  四 从话剧舞台走上银幕

  日本投降后,她随鲁迅艺术学院师生步行一个多月到达张家口,在那里的华北联大戏剧系教书。第二年又随爱人凌子风返回延安,他准备参加电影的拍摄工作,但是到延安不久形势紧张,延安保卫战开始了。她们只好又随机关转移,后来到山西,她在临县参加了土改运动。1947年她参加华北电影队,次年石家庄解放后,留在石家庄市委宣传部参加城市接收工作,并于1948年在石家庄市委加入中国共产党。

  翌年到东北工作,分配到东北电影制片厂,准备拍摄故事片《赵一曼》,由她主演赵一曼这个女英雄。她当时又激动又有顾虑,因为这是她第一次上银幕。对电影她毫无所知,怎能胜任呢?但她并没有在困难面前却步,她下决心学! 在导演、摄影师的帮助指导下,她一切从头学起。首先熟悉角色。为了演好赵一曼,她到哈尔滨访问过当年曾救护赵一曼烈士的丈夫,到赵一曼街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细心查阅了有关赵一曼革命活动和英雄事迹的大量资料,走访了曾参加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进行斗争的冯仲云,以及赵一曼烈士的生前好友,了解了许多抗日联军中的英雄事迹。经过几个月的访问调查,加深了对赵一曼的感性认识。影片经过八个多月的拍摄完成了。《赵一曼》在全国放映后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1950年7月,该片参加了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五届国际电影节,她因成功地塑造了女英雄赵一曼的银幕形象而荣获优等奖状。

  同年她代表中国电影界参加了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

  回国后她调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同时在北京电影学校教表演课。1956年她又参加故事片《湖上的斗争》的拍摄,扮演影片中的区委书记。为拍好这部影片,她曾到当年新四军战斗过的苏北高邮地区体验生活三个多月,在那里她深刻了解了群众和新四军的鱼水感情,群众为了救护新四军的女干部在水荡里出生入死,宁愿自我牺牲。三个多月的苏北生活使她学到许多感性的知识。但是影片刚拍到五分之二时,导演因受胡凤事件的牵连而受审查,影片停拍。后来虽然换过几位导演抢救,但仍没能拍完。

  不久,她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训练班学习两年,由苏联电影专家伊凡诺夫授课。这期间,她曾兼任电影学院第一期导演系的导演课。导演训练班毕业后即留在电影学院任教,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电影导演,她对教学认真负责,孜孜不倦。著名影片 《城南旧事》的青年导演吴贻弓等同志就是在石联星的精心辅导下成长起来的,她为我国电影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培养人材费尽了心血,做出了贡献。

  1957年至1959年,她参加了中苏合拍的宽银幕故事片《风从东方来》的导演工作。

  后来,她因为身体不好,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搞导演工作。60 年代,她曾参加导演过话剧 《渔人之家》、《红岩》、《年轻的一代》、《生活的彩练》等。在 “文革”期间参加过《云泉战歌》的话剧导演。

  在十年浩劫当中,她受到残酷迫害,致患不治之症。在养病期间,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了一个电影文学剧本,名叫《红色交通线》。她虽知自己在世不会太久了,但她乐观坚定,奋笔创作,战斗到最后一息。1984年8月1日,她不幸病逝。

  石联星同志是一个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是一个出色的文艺战士,是一个战斗终生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