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片在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第3页]

2014-12-26 15:50:28 社会热点

  三、基于教学效果的思考

  整个教学过程是由电视新闻片为线索进行的思考和分析的过程,整个课程设计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为初衷,因而期待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从保证教学效果角度应当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主体应当为学生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大部分时间是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分享过程中的,只有很少的独立教学空间,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的设计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 主动性,而且分组教学的方式也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了独立的教学单位,必然要参与教学过程,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非常有益的。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 学习成果,避免教师纠正学生思维方向,除非该观点已经严重歪曲了事实或者偏离了国家政策和法律。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其自备的电子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 也扭转了学生专注手机等电子设备不愿听课的窘态。

  (二)教师应当起辅助作用

  教师只在两个缓解发挥作用,第一是背景知 识的逻辑串联和介绍,第二是对学生研讨结果的总结和陈述。这两个过程并不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在准备好的资料面前任何教师都可参与其中,因而参与该课堂教 学的教师作用并不明显,只起到辅助作用。之所以这样设计首先是遵循了现代高等教育总体发展趋势,就是引导型教学,其次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必然选择。 再次,教师起辅助作用并不是不起作用,尤其是在学生偏离方向和辩论争执不下的时候需要教师对教学进行总体把握。

  (三)教学总结应当只为当堂课客观评述

  教学总结应当仅为学生观点的概括和归纳,而不是教师重新进行讲授。教师的总结应当不带有任何主观的成分,这样既是对学生充分的尊重,又给了之后学生书面总结以充分的思考空间。

  (四)是否有课后调研的必要

   本文所涉及的课程设计应当只适用于某一专题或某一授课单元,学时有限,而不是持续较长时间或者仅为一个独立学时。因而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要将整个问题了 解清楚,应当在课后进行必要的调研。尤其是有些资料本身是阶段性的,新闻事件本身还在发展过程中,单一的课堂教学不足以了解事件发展的全部。学生可以在短 时间内依据课堂研讨的结果,追随事件的发展和进行充分的资料准备给出必要的书面报告。但对于学生的书面报告显然是脱离教师独立完成的,是否能够以合理的思 维方面和逻辑层次进行,确实很难把握。而且对于时效性较强的事件是否有反复斟酌的必要,也值得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