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装的特色和来历 落落大方的苗服

2017-01-10 14:03:00 知识

  湘西苗家的服装,男女各有特色,但是都落落大方,潇洒自然。

  男子头包青色或印有白方格的毛蓝布帕,帕长二丈五尺或三丈,需挽十余道,后“人”字形,缠好后,直径一尺左右,大如斗笠,使头顶外露,并留帕一端,吊在耳边,上身穿缀着五或七颗布纽扣的对襟或满襟衣,衣袖长而袖口小,也有袖口放大的,下摆宽。老人腰身较大,青年则为紧身;裤子为缝有裤头的大腰大管的青布抄裆裤,既短且肥;腰扎黑布帕;小腿缠毛蓝布“绑腿”;脚穿白布袜或蓝毛袜,现在多穿纱线袜或化纤袜;足蹬萱麻编织的草鞋。这种穿着,显得威武、严肃,具有雄纠纠、气昂昂的气派。

  妇女喜用青黑布或花格布作头帕,长短与男头帕相同,无论寒暑,头发都梳结独辫,平平正正地盘在头顶,然后裹以头帕,认为露发则可耻。头帕自下而上挽一圈,出现一个平行的摺叠,根据头帕长短,通常挽出二十至三十摺。若遇严寒天气,则加长约三尺的短帕一条,由前额包向背后中部,帕两端连两耳紧包,不透风寒;保靖、花坦、吉首、古文、泸溪等县市以及凤凰与吉首、花坦毗邻地区,衣服较短,背部无镶有青布条和花边的托肩,衣裤装饰风格粗犷,色彩鲜艳;凤凰等县衣较长,背部有镶衣托肩,装饰部分做工细腻,色彩柔和,前身有绣花胸兜。但衣服都是腰身大、无领、袖短至手腕,袖口大约八寸至一尺。胸前及袖口镶着青布条或滚绣花边,加栏杆式花辫于其间。衣襟下开岔、放摆,前后两边之边缘,刺绣图案或钩上花纹。总之,上衣为饰有布扣的满襟式。裤为便裤,裤腿镶有青布条和花边,裤管短,距脚踝两三寸。裤脚大约一尺宽,绣花边或锁白纱边。腰系红、绿或黄色湖绉细帕,两端悬吊右方,也有的系花带和腰裙。腿缠绑腿。胸腹前系绣花围裙或胸裙。这是平时服装,便于在田野山林和室内劳动。若遇节日,则将便裤换上礼裤。礼裤长而宽,缝成摺叠,裤脚边沿满绣花纹,缀花辫,五光十色,鲜艳美观,系于腰上,围满下身前后,行走时摆摆悠悠,风度娉婷。鞋子绣花,头尖口大,后跟上耳,另有一种半截鞋,即拖鞋,用各色花缎连缀鞋面,布底,纳扎紧密,底背背面还纳出图案纹,美观异常。布袜为蓝色,上船形袜底,讲究针法,每上一针,连钩三次,每缝制一双,往往需三五天,缝得更精美的,甚至费工七天。后种袜子只在喜庆时穿用。平时劳作,用包布裹脚穿草鞋,赶集,走人家或进城镇,都穿有带扣的青布鞋,现在多数也穿半胶鞋。

  本来,苗族服装崇尚红色,宋朝朱辅《溪蛮丛笑》载:“裙幅而头缝断,自足而入,阑斑厚重,下一段纯以红。”由于后来各封建王朝(尤其是清代)的压迫,限令苗民改装,如清嘉庆二年(1791年)苗民乾嘉起义失败,清王朝令湘西、黔东等地苗民“披薙入州”(《凤凰厅志》),若不改变传统的发式、服装为满族发式和服装,则被视为“顽苗”而遭屠杀。但是他们认为改变服饰是投降的表现,妇女仍系裙子。所以清末曾作凤凰厅观察员的黄祟政写诗道:“赤脚不裹鞋不弓,蔽膝红裙绣花缬”。苗妇既不学汉族的裹脚穿弓鞋,也不学满族妇女穿旗袍,而着蔽膝红裙。民国时期不再限制苗民的服装,苗民男子遂废除满装,恢复和发展了原来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