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垦区民俗文化

2017-02-11 15:35:00 知识

  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22兵团26师全体和25师部分官兵,遵照毛泽东主席“屯垦戍边”、“军队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在王震、陶峙岳将军率领下,扛着枪、镐,背着背包,进驻千古荒原——石河子。真可谓“雄师十万到王山,且守边疆且屯田这第一批拓荒者就是全国各地的老红军、老八路、起义官兵和转业军人。之后又有山东、湖南、上海、北京、武汉、天津等各地、各行业的支边青年、专家学者、志愿者分批、陆续来到了石河子,构成了一个拥有56万人口、38个民族,99%以上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并以石河子为第二故乡的军民,民族团结大家庭,融入了东西南北中各地文化,形成了带有军队传统的军垦文化和移民特点。下面以50年代初——80年代初谈及:

  一、命名

  垦荒初期,寓兵于农,组织形式继续用军队编制,实行师、团(营)、连的建制,实行政委制。形成了军政民一体,工农兵学商并举,农林副牧渔综合经营的联合体。命名由此产生并沿用至今。如兵团共有10个农业师,石河子是农业第八师;农八师管辖的工厂、农场的命名亦极富军队特色,公市区以“八一”命名,从建厂使用至今的有八一木工厂(1951)、八一毛纺织厂(1959)、八一酒厂(1960),说明这些厂是军垦战士所建;以部队番号给国营农场命名的有:121团、122团、132—136团、141—145团、147—152团;团以下设营(万人以下的小团场不设营)、连、排、班。这些团场建前都有原地名,如121团(炮台镇)、135团(沙门子)、136团(小拐)……现在路口醒目的路牌上用大字标明“136团”,亦注上“小拐”。这种联称的命名习俗,体现了古老村落与部队编制的融合,且惯用于民众生活中。位于市区中心的几组建筑的命名更加集中突出了军垦文化,如军垦第一犁群雕、军垦第一井、军垦第一楼、王震将军雕像、军垦博物馆、边塞新乐章群雕等。

  二、衣、食

  1950年—1954年,军垦战士全部供给制。吃、穿、用一律分发,完全有着军队的统一性、整体性、规范性。随连队食堂的诞生,部队的“刀把子”(将白面团揉成一长条,一刀刀均匀切开,呈长方形)列入食堂的上等主食,从食谱上订的各种饭菜就能品出天南海北的风味。后来又逐渐普及到小家小户,久而久之,偏爱甜食的江南人接纳着散发浓烈孜然味的烤羊肉和花样繁多的酸辣面食;惯以面食为主的西北人也喜欢上了南方的大米和四川的麻辣;维吾尔、哈萨克族用直径一尺多长的大盘盛大块牛羊肉、盛抓饭的盘进到汉家,继而演化成了汉族饭馆、家庭的大盘鸡、大盘腓骨、大盘鱼。做法不同的是,把肉成小块,放入的菜(辣椒、土豆),调料更丰富多样些。这一新民俗,典型的融维、哈、汉饮食文化于一体。抓饭除用羊肉做外,汉族还扩展用鸡块、腓骨做,但共同点是必须放胡萝卜。尤其饺子,真正融汇了南北方口味,它的馅可是各种肉的或素的,包法有山东的、甘肃的等等式样;配料很有讲究,一盘油泼蒜泥,一盘油泼辣面,醋、酱油、香油等,每人按自己口味(偏辣、酸或多蒜)将配料调溶一小盘,待大盘饺子端上来,每人用筷子挟上一个放入自己小盘蘸匀,送入口中的同时也把南方的辣,西北的酸合而为一了,融南北东西饮食文化于一盘,五味俱全,回味无穷。

  当年的军垦战士统一着军装。一首《黄棉袄》歌谣反映出军垦战士的着装,恶劣的气候和艰苦的生活。“黄棉袄,我的宝,五冬六夏离不了,双手一揽挡风寒,就地一铺隔湿潮……”军用黄棉袄成了老一辈艰苦创业的标志。战士们节衣缩食,用省下的400万元建起了兵团“七一”纺织厂(后交地方),用省下的军费修建起了汽车修理厂,又用转业的200万费用建立了石河子八一制糖厂。之后,他们虽然就地转业了,但统一着装的部队传统保持了下来,喜欢穿军便装(黄或灰、蓝色),并影响给第二代军垦人。文革期间,军便装风摩垦区男女老少。

  三、住、行

  垦区居民的居住由地窝子、平房到楼房,虽发生了巨变,但体现了军队的整齐划一的格局。地窝子坐北朝南,成“一”字排列,小窗开在檐下,纸做玻璃。歌谣《地窝子》形象地描述了它的优、缺点:“地窝子,真奇妙,冬无暖来夏无凉,见了老婆叫大娘”(指采光弱,刚进去认不清人)。地窝子是军垦战士在一无住房、二无建筑材料且气候寒冷的艰苦困境下急中生智,就地挖坑,白手起家的创举。六、七十年代,团场连队拔地而起一座座、一排排土木结构的平房,一律坐北朝南,横看是排,竖看是行,完全可以说是部队营房在垦区的翻版。进门是小家,出门是大家,左邻右舍有难必知,有求必应,这样的居住环境进一步密切了五湖四海人的交往融合。

  饮食、服装、居住的统一、和谐带来了生产行动的集中一致。机械化大农业的农牧垦场,农工每天的上班时间以广播(一曲《东方红》)或钟声为准,就像兵营的起床号一样雷打不动。农工们听到“号”响,自动按排,班集合于连队操场,连长讲话,分派当天的生产任务。排长、班长率领成员步行(七、八十年代自行车、摩托代步)到各自岗位。早午饭炊事员送至田间地头。收工亦统一,一路歌声、笑声、融进连队的广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