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起源历史 筷子的由来 使用筷子的禁忌

2017-02-20 10:32:00 知识

  筷子,古代称为“箸”、“筋”,是我国人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也是世界上发明筷子最早的国家。

  《韩非子·喻老》中说,箕子看到纣王用象牙做箸,认为这是奢移行为,是亡国的预兆。由此可见,中国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有筷子,但那时候吃饭时,吃什么用手抓,吃什么用筷子是有一套规矩的。《礼记·曲礼》:“毋抟饭,毋放饭。”“毋扬饭,饭黍毋以箸。”这就是说,用手抓饭吃不能搓成饭团,在手上吃剩的饭不能放回盛器;饭最烫,不能簸扬,即使是最烫的高梁米饭也不能用筷子;汤里有菜可以用筷子,汤里没有菜不用筷子。这种风俗一直保持到西汉前朝。

  直到明代,在吴地才开始用“筷子”这词,但就全国范围内,直到清前期大部分地区还是用“箸”这词,所以《康熙字典》中没有“筷”子。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认为:吴俗舟人讳说“箸”,所以便叫“箸”为“快儿”。《推蓬寝语》则说,世人常讳恶字而呼之美字,“箸”音讳“滞”,故反其意而称为“快子”。制成筷子多取材于竹子,字不离母,就在“决子”的快字上加个竹字头,就变成今天的“筷子”了。

  酒菜未上,杯筷先行。无论是国家宴会,还是家庭请客,摆桌先摆杯筷。摆筷子时,先洗净擦干,然后把筷子比齐,一双一双地摆放,但不能是一长一短的瘸腿筷子。汉族摆台筷子顺放桌上,满族是横摆在小碟上,不能顺摆。

  在使用上也有许多讲究,在宴席上,主人不拿筷子,客人不能先动筷子。要等主人拿起筷子,讲完话,对满桌菜肴比量一下说:“请”。众人方可动筷。俗语说:主不请,客不吃。主人用筷子夹那个菜,客人才能吃这个菜。东北地区的人特别讲究:“坐位不越界,夹菜不过河。”席间主人用筷子给客人夹菜肴,客人必须吃掉,不能往回夹。一般的情况下,主人放下筷子,则是宴席的结束。主人席间有事需离席,则向客人说明情况,快去快回。客人用好餐,要向主人致意;还有的把筷子放在碗口上,表示“人不陪席筷陪席”,等全桌都吃完,再把筷子拿下来放到桌上。

  松花江、牡丹江、鸭绿江一带的渔民,在出海打鱼时,船老大有个使用筷子的特殊权力,他可以先上桌、先喝酒、先动筷子前,他不动筷子,别人谁也不准动。朝鲜族在筵席在时没吃完时,汤匙在碗中放着,等筷子和匙一起平放在桌子上,就表示吃完饭了。

  筷子和其它用品一样,都有自已的禁忌。渔民在船上吃鱼,上面的肉吃光,不能直说把鱼翻过来,得说“划”过来。船上吃鱼一般是用筷子把脊骨夹掉,再吃下面的鱼肉。等饭吃完了,千万不能把筷子放在碗口上,要把筷子在碗上绕三周,再把筷子向前一抛。这主要是怕船“搁”在沙滩上。有的渔船吃饭根本不用碗,而用葫芦锯成两半的瓢,因为船象瓢一样摇摆不息,不会搁浅。船上的禁忌现在看起来十分荒唐好笑,可它却再现了旧社会渔民出海的悲惨生活,同时也反映了渔民希望无灾无难安全归来的美好愿望。

  北方汉族和满族在宴会上使用筷子也有许多忌讳:

  1.在宴会上不能掉筷子,俗有“筷子掉一支,要挨狗屁哧”之说,如果客人一旦掉了筷子,主人马上说:“不怕,换一双新的。”要换一双,千万不能换一支。

  2.宴会上,不能用筷子剔牙,主人最好在桌上放置牙签。

  3.客人夹菜不能停在半空举棋不定,筷子不能伸在半空停着,想夹这盘菜又想夹另一盘菜。使别人无法伸筷。

  4.客人夹菜不能使旋风筷子,夹了这口夹那口,好吃不撂筷,俗称菜耙子。

  5.夹带汤的菜,要用托盘或自己饭碗接一下,防止菜汤洒满桌子。

  6.宴席间不能用筷子指点别人,也不能把筷子总往桌上笃,夹一口笃一下,这样既不卫生同时也不礼貌。

  7.饭后不能用饭碗倒扣筷子,这是对厨师的最大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