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花园资料简介:融江南园林特色与皇宫气派于一身的典范

2017-05-05 13:09:00 知识

  在清代的皇帝中,乾隆是一个颇重视文化艺术也比较懂得文化艺术的皇帝,他对江南的士大夫文化特别是园林艺术很为景仰,他不仅下令建造了圆明园,还在自己退为太上皇以后居住的宁寿宫里建造了一座小型的花园供自己经常游玩,这座花园原称宁寿宫西花园,后来被俗称为乾隆花园。

  倘若以占地面积来看,乾隆花园简直如同刀锥之地,它坐落于高大的宫墙和雄伟的殿阁之间的隙地上,南北只有160米长,东西竟不足40米,既无天然山林可供借景,又无溪流水面可依,它依然是一座典型的封闭而臃塞的皇家宫苑。正因为受此限制,与御花园相比,乾隆花园的腾挪变幻也更见其苦心。

  因受地形的影响,乾隆花园的平面为长条形,在这样一个相当局促逼窄的空间里,它景物的布置便只能向纵深发展。它在南北向共纵列了四重院落,每重院落的空间地貌形态、景观风格、建筑形式、布局结构甚至一些装饰细节都极尽变化,以图给人以尽可能多的空间感觉,以解救其猥琐狭蹙之态。特别糟糕的是,此园内竟然缺水,这样的园子就显得毫无活力。

  乾隆花园的第一重院落是以古华轩为主体的,四周的建筑物和景物采取向心式的布局,环以大片的假山。轩西有一座“禊赏亭”,亭内的地面刻有弯曲迂回的小水渠,这是仿照王羲之《兰亭序》中 “曲水流觞”的取乐方式而设的,又被称为流杯亭。可惜院内无水,只能让它常年干着,当年乾隆要游幸时,便从井中汲水注入渠中。对面假山石后设有一个别致的小斋室,名叫“抑斋”,这是乾隆常来静坐养性的地方。第二重院落是仿北方式的四合院民居形式而建的,它一反宫廷气氛,景物简单,具有淡雅朴素的风格,与前后繁复的建筑园林形成了明显的疏密对比。第三重的景物风格又大变,不再是静谧的深院,而是具有浓烈皇家宫苑特色的园林。它峰峦突起,各种楼台阁耸立,以最大的建筑物符望阁为主体,顶覆剪边琉璃瓦,画梁雕栋,表现出端庄华丽的皇家气派来。到最后接上一座小小院落,以倦勤斋和竹香馆为收尾。

  总观乾隆花园,它是融江南园林特色与皇宫气派于一身的典范,它受到极大的限制和约束,也体现出两种流派不同体系所产生的矛盾。民间园林讲究隐逸,随意安排;而皇家园林对此虽然也很为仰慕,却又不能不讲究皇家气派,因此造园的工匠们只能进行一些捉襟见肘的补救,但这样一种在艺术上穷极变化的努力终于使皇家园林的面目日益猥琐不堪,在美学上的价值降低。尽管与御花园相比,它的景物变化已多了许多,那种呆板和对称感少了许多,但在游乾隆花园时,前人所言的那种“游其间,如蚁穿九曲珠”的感觉仍未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