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资料及景色描写 汇集了江南无数名园的精萃胜景

2017-05-05 13:19:00 知识

  1860年,八国联军一把火,将圆明园烧成了灰烬,使我们从此无缘得见这座“万园之园”的旧貌,而只能从残存的废墟之上去想象它昔日的风姿。作为一个整体的圆明园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风格,它既是万园之园,便也是集中国园林之大成者。它是清代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建成于乾隆初年,与长春园、万春园合称“圆明三园”。它汇集了江南无数名园的精萃胜景,有各种楼台殿阁、亭榭轩馆一百四十余处,移山缩地造成一百余景。但均被无情的兵燹一焚而尽,人们今日所见的,只不过是其西北部的一组仿欧洲式的宫苑,俗称西洋楼。其兀然矗立的几根劫余石雕柱,是当年石龛式“大水法” (喷泉) 的遗迹,它属于罗可可式的风格。

  外来的建筑形式对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产生影响,早在秦汉之际就开始了,但由于中国文化的开明大度和兼容并蓄,外来形式并未取代了传统的形式,而是为我所用,被中国的文化所吸收而成为一种新的样式,如佛塔等。但在清代,随着国力的衰颓,中国的文化已丧失了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能力,而只是一味地求新好奇,以至到了清民交替之际,华洋中西的文化已经是一片混淆昏乱,产生了若干不伦不类的畸形怪物。圆明园的西洋楼尽管还不能说是此类产品,却已开始了不伦不类的庸俗先例。

  中国园林之美,曾令无数的外国人所倾倒,很多的传教士来到中国将中国园林绘成图样,甚至连植物的种籽都采集回去,再画虎类犬似地仿制,以致风靡了欧洲。但中国的皇帝却请来了外国人模仿凡尔赛宫来设计西洋楼,他们一反中国园林的传统,突出表现西方园林轴线对称的特点,以西式方法进行绿化,甚至将在英国已过时而不遭重视的矫情的人造水法引进来,造了喷泉、水池、蓄水楼,还安装了西洋机械以引水。这样一批典型的西洋建筑出现在以崇尚自然和谐为要旨的中国式园林中间,并不如某些文章所说的是“体现了欧洲式建筑的民族化,”而是不伦不类,极不协调的代表。西洋楼建筑物的风格以罗可可为代表。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罗可可固然无可厚非,也有一些颇为成功的范例。但它毕竟是浮靡奢华风气的代表,它崇尚娇俏,以细巧取胜,陈设装潢妖艳回旋,柔顺轻滑,犹如脆薄的陶瓷或闪耀的丝绸一样,虽华丽然而庸俗,总体上的美学价值是不高的。但在清代,它与当时的时尚相契合,与浮摩奢华的皇室格调相投,终于在圆明园的西洋楼建成了它最大的基地。

  现存的圆明园遗迹可以说是一种丑,这种丑包含了两种意思: 一是使人联想到美的毁灭,丑的废墟令人产生无数的思索; 二是它的建筑风格的不协调,某些建筑格调的低下,这些,都是启人以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