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园欧洲第一座最具有中国园林色彩的 “中 英式”园林

2017-05-05 13:51:00 知识

  希腊罗马规则对称的造园法式,由拉丁民族继承下来,以法国的园林为当时的最高代表。但到了十八世纪以后,英国的造园艺术异军突起,独领风骚,甚至取代了法国而将其影响扩散到欧洲大陆,蔚为造园史上的一段奇观。这其中以位于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丘园为代表。

  丘园原是一片河水冲积而成的荒滩,后来被英国王室选中而建别墅区。最初的园林是英国的皇家建筑师钱伯斯为肯特伯爵而设计的,后来英王乔治二世和三世都先后在此修建过宫苑,终于形成一处皇家宫苑。钱伯斯曾两度到中国游历,对中国的造园技巧十分仰慕,他在其著作《东方园林论述》中对中国园林以高度评价,认为它比世界上的任何园林都出色。他在建造丘园时,就一改西式园林流行的直线形与几何图案的方法,而着意模仿中国园林顺应天然环境再加以人工修饰营造却又不露痕迹的作法,不求整齐对称,而使其曲折自然,因而此园建成之后,成了欧洲第一座最具有中国园林色彩的 “中英式”园林,为后世作了垂范。

  西方对中国园林的仰慕,肇自十三世纪以后,随着一些传教士的来华,已将中国园林的精妙意趣带回了欧洲,,并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很大重视。当乾隆请了西方人在为他建造了圆明园的西洋楼时,钱伯斯已动身来华搜集资料了,并且回国之后就付诸于实践。他把大片规则式的绿地用树丛遮断,把成行林木分成若干组合,把方整的池泉改为堤岸曲折的湖沼,排除中轴对称和图案状花卉的做法,并且不设雕像,减少建筑物在园中的比例,以植物造景为主。他甚至在丘园里建造了一座具有中国风格的九层宝塔,在湖畔置了一对采自中国的大石狮,此外还模仿中国造园的大小对比、明暗对比、虚实对比和借景、对景等手法,在园内立了峻峭的假山和洞穴,玲珑的凉亭,栽种上中国特产的杉树、银杏、腊梅、迎春、杜鹃等花木,竭力使之具有中国式的古朴、清静、典雅,使之更加接近自然。钱伯斯对于丘园的另一个贡献,就是他不仅有功于推动了风景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奠定了英国十八世纪植物学科研的基础,他使丘园成了世界著名的花木品种基地,它有四万多种采自世界各地的植物,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植物标本室,藏有各类植物标本七百万份。

  钱伯斯营造丘园不能说不够大胆的了,但这毕竟只是一种尝试。出于东西方文化的阻隔,他对于中国园林的了解只限于皮相而终难得其精髓,丘园中的那些东方色彩的景点与中国的园林相比,有很多都是不伦不类、牵强附会的,甚至流于怪诞,内行人看来就会发现其中的讹误。不过,钱伯斯最主要的功绩并不在此,而是在西方首开了被命名为 “中英式园林”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