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拴马桩:陕北特有的民俗雕刻

2017-05-06 18:53:00 知识

  作为一种陕北特有的民俗雕刻,拴马桩已经在渭水北岸的古塬上伫立了千百年,拴马桩又被陕西的农民们称为拴马石、石马椿、石椿子,它们一般都栽立在农户大门外的两边,有的呈对称型布置。尽管其称呼大同小异,但其作用却只有一个: 那就是拴牲畜。一种最小的石狮子还可以拴娃娃。渭北历来是宜农宜牧的地方,牲畜很多,北山一带又盛产石材,所以民间就创造了这种拴系牲畜的石桩子,有很多的桩顶雕刻着各种装饰形象,这是一种以实用性为主的民间用品,在渭北一带分布很广,多达十几个县的八十余个乡镇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迹,目前已发现的数量有二千多件。它们的型制多样,大体可以分为板条型、圆柱型和方柱型这三种。一般说来,板条型的拴马桩造型简单,只是一条竖长的石板,上部凿孔以便于穿缰绳,它立于地面之上,好像一块窄长的小型石碑,桩顶朴实,不加雕饰。圆柱型的拴马桩为数甚少,它的柱身作正圆柱体,仅在表层琢光而不加雕饰。方型的拴马桩有四方柱体和八方柱体两种,它们的雕刻变化最为丰富,全桩可以分为桩顶、桩颈、桩身和桩根这四个部位,其中桩顶多作立体形象的圆雕,是全桩雕工最富表现力的部位。它又可以分为花苞式、动物式和人物式这三类,人物又有单人、人骑兽和多人组合这三种。为实用的考虑,在这些圆雕上面都巧妙地留有可供穿系牲畜缰绳的圆洞和沟槽,却又不破坏其形象的完整。桩顶以下的装饰就较为简略了,多集中在柱颈部分,有的琢出两层仰覆莲瓣,下面接上方台; 有的琢出浮雕纹样; 或者处理成四棱出柱的阁几状。以下的桩身部分则基本不加琢饰。

  拴马桩最精采之处在于柱顶的圆雕,那是在实用前提下的一种美化和装饰。它们不同于神圣庄严的宗教雕刻,也不同于程式化的陵墓翁仲,作者多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民间石匠,因此它们的创作带有更大的自由度,更能发挥作者独创的个性。从雕刻的特色来看,它们少棱角,求神似,依靠人物或动物的动作姿势立形,不追求精致和细腻,抓住通体构成上的体积脉络,对人体比例进行大幅度的夸张变形。减少棱角,注重整体感而不求具体摹物的相似,很多人物的面部是粗犷的甚至是丑陋的,表情滑稽而诙谐。由于功能和用材形式的规定性,柱顶的雕刻难以刻划复杂的动态,只能通过大略地雕出手臂和前胸动态的方法来揭示其身分、情绪和性格。它们粗犷、质朴、憨厚、混沌,完全是真实和富于泥土气息的,它以一种充满了体量感的拙与简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之美。它没有宗教雕刻那样的神秘感,也没有官方雕刻那般的威严性。它们继承了汉代石雕的雄浑和气势,具有一股天然未琢的民间的憨强野气,给人以一种力的震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