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读后感

2017-05-12 14:28:00 知识

  本文又题《为徐敬业讨武 文》。武 ,就是女皇武则天的大名。公元683年,高宗去世,次年武则天以皇太后私废中宗,再立睿宗,此时她篡李唐践帝位的野心已昭然若揭,朝野哗然。于是隋代名将之后李敬业从扬州起兵,征讨武氏。“唐初四杰”的骆宾王代拟了这道讨武檄文,向年逾六十的太后发难。后虽敬业兵败身死,檄文作者不知所终,武则天终于在六年后自立圣武皇帝,唐王朝依然走向鼎盛,但这封痛骂武氏的檄文却从此脍炙人口,骆氏的才气辞采藉这篇奇文爆出最后一闪,辉耀后世。

  骂,本是反文化的。但骆氏却不止骂得痛快淋漓,且骂得大义凛然,气势恢宏,虽说在思想观念上无创新余地,却也才气横溢,神采飞扬,融容了东方文化的气韵。这篇 “国骂”,招数精,言辞文,成效高。一是揭老底,开篇点出武氏“性非和顺,地实寒微”。为两代君王所幸。二是破隐私,历来“性”是最大隐私,便着重揭她“秽乱春宫”、陷两代君王于乱伦境地的丑行; 但骂 “性”又须投鼠忌器,因此言辞须得讲求机巧。三是混真伪。全无真事,只算村夫谩骂,不着痛处; 据实论理,不算骂; 只有搅得真假难辨,才气势凌人,又难辨白。史载武亲手闷杀亲女移祸王皇后,致使高宗大怒而废黜之。立武后时执异议的长孙无忌“谋反”自缢而死。檄文中说她“残害忠良”“杀姊屠兄”,也都大致上实有其事的。但再加上个“弑君鸩母”,便难查所据,由他是真是假了。

  这里补充谈谈骂的机巧。揭她太宗时“曾以更衣入侍”。后五字字字含糊,“以”似是说身份,又像是她自图机遇。高宗时“阴图后房之嬖”,更是重在“阴图”二字,前后连系,则显然是在骂她对两代父子君王都是主动求幸,受宠就变为求宠。这就洗净了皇帝, 将污迹留给武氏一人。 本来父子共占一个妇人, 是“聚麀” (麀, yòu, 音优, 雌兽) 乱伦之罪,而“陷吾君于聚麀”,加一 “陷”字,就只骂到武氏身上了。再骂她 “践”上后位,这后位又用“翚翟”(huidi,音灰笛,野鸡羽毛)代称,也是一句文骂。古人认为羽毛斑斓的母雉是依时性交,违时就会宁死不从,因此以雉的图案装饰帝后衣裳车辇,于是代称后位。这便是文雅地骂她纵欲,缺妇德。图谋篡改正统,使李唐易姓,王谗杀戮,再加上这“性”上的把柄,都是武氏最怕触及的痛处。从古史传说夏桀之妃妹喜,便给人留下了女祸误国不容置疑的论据,这种强大的传统文化积淀,使骆宾王的讨武檄文顺应人心,威力浩大。加上诗人的文采,世人赏丑猎奇的心理,真搞得老太婆狼狈不堪。武氏读罢此文,激赏作者的才华,叹息道: “宰相安得失此人!”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将武 脸谱化,以丑永载史册,而将徐敬业选为失败的英雄。檄文有声有色的语言创造,丰富了祖国的语言宝藏。至于 “国骂”,不论机巧多么高妙,在以竞争为主旋律的现代,当然日渐失去其存在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