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2017-05-12 14:30:00 知识

  这是一篇极为简短、舒放而含蓄的游记。全文录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示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这位号“东坡居士”的苏老先生,博学奇才,文思放逸,是史有定评的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既遍诵典籍,总不免寻求入仕报效之途。但官场政治又非其所长,于是命运多蹇,在新旧党争中三次遭贬,一次入狱,终客死常州。这篇小文写于北宋元丰六年 (1083年)初冬,正是他在“乌台诗案”(乌台代指御史府,元丰二年御史李定说他以诗讪谤新政,将他逮捕入狱) 后再贬黄冈作团练副使时所作。三年闲放,江风水月抚慰了仕途的苦涩,唤醒了他舒放自由的诗魂。在这一时期写下了一批极有美学价值的传世之作。大家熟知的前后 《赤壁赋》也是这一时期创作的。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84字,以 “月色入户”始,赏月感司终,全围绕这空明月光写来。既写出寺中观月的美感,独到的体验,又隐含着对世俗锁蚀人心,使人丧失真情的叹忱,还让人思索发现美、鉴赏美的某些普遍道理。

  开始48字 ( “元丰六年……相与步于中庭”) 写入寺赏月的缘起。缘何而起?无缘无因也。只是临睡前偶一抬眼,见“月光入户”,于是月光、游兴、游伴,一切都是欣然而遇。一切都是随兴之所至,文泉也不择地而出,这段闲笔竟占去大半篇幅,既是出自性灵,也就随他去了。

  写夜景一节该是全文主体,仅18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q,音性即苦菜、水草)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的初冬,夜气清冽,月色澄澈,不复见夏夜的树影幢幢,只见枝干交横投影庭下。这里不止是随物赋形描摹实景,还令人体味到一种肃穆静观的心态,偶遇于目的满庭银月,令他竦然敛神,入静到物我合一的境地。勾画出由实入虚、由虚归实地凝神赏玩的过程。你看那月色“如积水空明”,对实景设喻,写出上下空间充盈澄碧的光,既有又无,将我们全身心的浸透包裹,继而由喻入幻,不见月色,只见水草纵横的一片异样澄澈的水了。而后才恍然大悟: 我见到的该是月下的竹柏影罢! 赏月而能陶然神往,忘身月下,又能这样清新地概括出审美的独特印象,可谓高妙!

  寺月光影,无奇可言,何处不能见?谁人不能见?见而不觉其美,只因缺少一种审美的真情健康的心态。作者自命的 “闲人”,实是挣脱了世俗羁绊、趋然名利之外的人。只有如我之 “得吾心” (脱俗的真诚之心),才能享受 “造物者之无尽藏” (见前《赤壁赋》)。反之,终日被名利所囿,为俗务所累,就丧失了享有美的权利。作者是多么自得,又为世事恶浊而多么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