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雪》赏析

2017-05-13 17:57:00 知识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晚唐罗隐,多咏物诗。这篇五绝,在唐人咏雪诗中可谓别具一格。特点有二:

  第一,借题发挥,立意深刻精警。唐人咏雪诗,一般多赞其美,说其寒,结合写雪,往往是富贵者抒佚乐,失志者诉凄苦,隐逸者发清兴,兼济者有隐忧…其情虽异,但对 “瑞雪兆丰年”之说却并无异议。本诗则从“贫者”立场出发,针对此说,独抒己见,提出更深层次的思考: 兆丰年的大雪,对于“贫者”来说,也是一种灾难。这就揭示了 “贫者”与“富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揭露了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对“贫者”疾苦的关心和同情,对“富者”的讥刺和愤慨,使全诗具有丰富深刻的现实内容。前两句提出雪为“丰年瑞”之说,从“丰年”角度予以驳斥。“尽道”,据下文,是指长安那些与“贫者”对立的“富者”而言,是“富者”的看法。“丰年”句反问驳斥: 即使所言不虚,“贫者”(首先是农民)还不是照样贫困痛苦!后二句进一步用眼前的现实予以嘲讽:远的不说,长安目前就有许多饥寒交迫的贫苦百姓,他们等不到“丰年”的到来,恐怕现在就会被大雪严寒所冻死,所以雪在制造祥瑞时可不要太大太多啊。言下之意,对于 “贫者”来说,大雪非但浊“丰年瑞”,相反却是“杀人刀”,“富者”们貌似关心民生疾苦,实际是虚伪之极。长安是唐王朝首都,以 “长安”为例,更具典型意义。诗题为 “雪”,属于咏物之作。一般说来,咏物诗都要在写“物”的基础上表达比兴之意。本诗虽为咏雪,却并不写雪,而是抓住雪多则寒这一特点,展开议论,表达主题是借“雪”之题目作愤世疾俗之诗,表现手法别出心裁。

  第二,语言平易,讽刺冷隽。诗中既没有华美词藻,也没有险怪的字句,没有形象性的描绘。只是用朴素自然通俗浅显的文字,平缓从容的语调,举人所共知的事实,说实实在在、并不深奥的道理。但是,真理总是以最平常的方式隐藏于最普遍的事实之中的。本诗从人人习见的普遍事实中,用很平常但又很简炼的十个字,道出了很少有人清楚道出的事理:“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显示出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表现力。而且,诗在平易之中饱含感情,表现出强烈的爱憎,尤其是对“富者”的冷峻的讽刺,首句揭出讽刺对象,正当民不聊生,长安贫者因大雪而愁苦之时,安居饱食的富者却大讲“丰年瑞”,显出一副关心民生大计的嘴脸来,岂不令人齿冷?“尽道”,包括所有的这类人,见讽刺之广。第二句冷冷反问,迎头一击,以 “丰年” 尚无益于贫者,斥富者侈谈“丰年瑞”而不想从根本上解除民生疾苦,十足虚仁假义,讥刺深刻有力。第三句提醒现实,语意沉痛。最后结出主题,貌似幽默,实际包含着深沉的愤慨和严峻的指斥。本诗将冷隽的讽刺和深沉的愤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罗隐讽刺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