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喜观花灯戏 花灯戏是哪个地方的戏曲

2017-07-09 16:42:50 知识

  黔北遵义一带,广泛流传着一种集歌舞、戏剧、说唱、灯彩于一身的民间文娱样式,当地称之曰: “花灯”或 “花灯戏”。

  花灯戏,常由花灯班主演,演出时间大都在正月初一到元宵期间。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之际,黔北各地的花灯班纷纷出台,在 “灯头”的主持下,扎制各种灯彩。花灯班的灯,既用于夜间演出时照明,又是灯班的标志,制作十分讲究。大都是竹篾为骨、皮纸为表,再绘上彩图而成。灯内都用红烛或油灯照明。灯班出动时,一片璀灿,似夜空繁星,十分壮观。

  灯班的角色,有旦、丑之分。旦角多系男装女扮,头披假发长辫,手挽青丝罗帕,簪花戴环,描眉粉脸,叫做“幺妹”。表演时,旦角以舞为主,有的唱有的不唱。舞时扭妮弄姿,故作含羞媚态,不唱的则由其他灯手代唱。丑角叫“唐二”,多数要唱,且唱且舞,与旦角对舞,手使扇,挤眉弄眼、努嘴伸舌,动作滑稽可笑,以幺妹为戏逗对象,以逗人为目的。除旦、丑外,尚有灯手若干。

  花灯戏的演出程式,世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性与完整性。灯班每到一地,先是“开灯”,全体演员、乐手在“灯头”带领下,聚成一堆,先行练唱一段礼仪性唱词。然后是“开财门”,说些吉祥喜庆的韵白,以示对主家的祝福恭贺。接着是“盘灯”,主家用规整的韵白设问,要求灯班迅速作答,以试灯班的才能智慧。内容涉及人物故事、风土人情、古典传说,无所不包,颇具知识性、趣味性。盘后,灯班进入主家门内,由 “唐二” 向主家说吉利话,话中夹杂逗趣之语,以增添欢乐气氛,叫做“报子”。报子后是“说唐二”,由丑角唐二用韵文说一段生动谐趣的故事,让大家开心取笑。其后是 “请妹”,唐二与幺妹“生旦对白”,有如说相声,以逗乐为主。接下来是“扫方”,由一灯手扮成神武将军,披挂上阵,手挥桃木大刀,口中念念有词,分东南西北中五方进行砍杀,以驱魔降妖,扫除瘟疫。再是“扫土地财神”,由一人执拂尘、拄拐杖,假装跛脚,扮演风趣滑稽的土地神,以拂尘“扫”地,以除秽气。而后由唐二再次请幺妹上场,唱《梳妆调》,叫 “梳妆”。梳妆毕,唐二、幺妹一起 “参神”。参神完了,即行“唱灯”。

  唱灯是花灯戏中最主要、也是最丰富的精华部分。唐二、幺妹且歌且舞,在“乐台”的伴奏下,说唱 《四老四少》、《四笑四哭》、《四红四黑》等群众喜爱的唱段,及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三会亲》、《槐荫记》等花灯剧,灯班尽力地向主家展示自己的说唱技巧和表演才能,满足主家和围观者的娱乐要求。

  唱灯的时间可长可短,选择节目也可因地制宜。每个灯班在演完固定的节目后,还要进行即兴创作,俗称“见子打子”。见子打子的韵白、唱词及情节大都取身边事、说身边物、颂身边人,给人以亲切感,最受观者的欢迎,所以演出时的气氛也最为热烈。唱灯罢,即要“盖魁”,灯手们唱一些与“扫方”相对应的内容作为收场,整个花灯戏演出在热烈的气氛中嘎然而止。

  黔北花灯,除春节演出外,许多地方在祈子、寿诞、婚嫁、丧葬等人生礼仪,及建房、修谱、祭祀、升迁等重大庆典活动中,也要演唱。因此,根据演出时间、意义的不同,又有许多风格迥异的花灯品目。如热烈旺兴的春灯、轻松欢快的寿灯、欢乐喜庆的喜灯、庄重严肃的愿灯、悲伤哀痛的孝灯、排场夸张的扽灯和谐趣随便的耍灯等,真是千姿百态,各具异趣,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合,给人以不同的享受。

  关于黔北花灯的历史,据康熙《平越直隶州志》的记载,至迟在明末清初就已形成。该书载曰:“黎峨风俗,正月十三日前,城市弱男童崽饰为女子装……假为采茶女,以灯作茶筐也。每至一处,辄绕庭而唱,为十二月采茶之歌。”到了清朝中叶,已独具风格,以乖巧伶俐之男子扮演“唐二”、“幺妹”的习俗已经形成,道光《遵义府志》载曰:“正月以姣童扮男女,一执扇,一执手帕,边歌边舞唱采茶。”当时吴县人沈诚的《洋川竹枝词》也道:“声声低唤赛兰花,曾记春灯唱采茶。我是吴儿心木石,一回凝听一咨嗟。”作为一个外地人,作者语言不通,习俗不懂,真的犹如泥塑木雕。但观看了花灯后,却不得不有所感慨,可见当时花灯已有一定的艺术水平了。

  黔北花灯一经产生,之所以能在广大民间愈传愈盛,久传不衰,至今仍深受各地群众的欢迎,是跟它的丑角艺术分不开的。“唐二本姓罗,前去剃脑壳,四面都剃光,中间留一撮。转家来,大哥说要扯,二哥说要烙。不要扯、不要烙,留给唐二唱丑角……”幽默诙谐的唱词,生动滑稽的表演,最能逗人嬉笑、给人快乐。村民们耕种之余,看上一出,疲劳为之而消,精神为之而振,紧张的心神因此而得到轻松,又是何等地惬意! 难怪花灯戏会深受他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