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举行龙舟竞渡呢?民间有种种动人的传说

2017-07-10 15:23:45 知识

  农历五月初五,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端午节,又称重午节、端阳节。每到这一天,南方水乡都要举行隆重的龙舟竞赛盛会,处处都可以见到“江中竞渡,锣鼓喧天,旌旗招展,划浆如飞”的热烈场面。

  古代端阳节的龙舟竞渡,场面是十分壮观的。是时,群龙下水,整装待命。一声炮响,比赛开始,条条长龙犹如箭一般向前划去,两岸欢呼,鞭炮阵阵,真是热闹极了!唐诗人张建封写的《竞渡歌》生动地记叙了这一热烈的场面:

  五月五日天晴明,

  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

  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

  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

  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

  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

  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

  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

  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

  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

  输案一明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

  两岸十舟互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

  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

  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

  会到推舟折楫时。

  你看,龙舟竞渡的场面是何等的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当三声鼓响,比赛开始,水中群龙,划破碧波,使劲向前冲去;两岸观众,齐声欢呼,呐喊助威。情景如此动人,难怪人们往往倾家出动,争相观看,就连经年深居简出的富家千金,也涂脂抹粉,穿金戴银,去一饱眼福了。

  端午节为什么要举行龙舟竞渡呢? 民间有种种动人的传说。

  一种传说是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为了报杀父之仇,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士气高昂,百战百胜,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乘机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伯嚭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伍子胥宝剑自杀,并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入皮袋投进钱塘江,伍子胥尸首随波逐流而不沉没。当地百姓认为这是伍子胥显灵,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当钱塘江口江湖翻腾之时,人们就驾舟逐潮,希望能重见伍子胥显灵,相沿成习。

  另一种传说是纪念越王勾践。《事物纪原·端阳》记载: “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与吴国打仗,战败被俘。他在吴国忍辱负重三年,用计骗取吴王夫差的信任,放回越国。勾践为了收复失地,报仇雪耻,卧薪尝胆,于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借嬉水竞舟为名,操演水兵,暗练水战,终于在公元前476年灭掉吴国。他的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人们。后人便效仿勾践,于五月初五这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再一种传说是纪念东汉救父投江而死的孝女曹娥。曹娥系东汉上虞人,父名吁,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其尸,当时曹娥年方十四,沿江寻找父尸,昼夜哭号不绝,遂于五月初五日投江而入,数日抱父尸而出。乡民以曹娥孝心感动天地,终得父尸,而传为神话,故以此日纪念,划龙舟竞渡。

  流传最广,成为汉族民间家喻户晓的传说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博闻强记,精于诗词,明于治乱,任楚国的三闾大夫,为楚怀王所器重。后遭谗言被楚襄王削职流放到湖南长沙。屈原的救国抱负绝望了,便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以死明志。人们哀悼屈原,以后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就划龙舟冲进波涛汹涌的江中,或者跳入急流,象征打捞屈原遗体的情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龙舟竞渡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