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娘娘喋血留旗袍

2017-01-09 23:29:00 知识

  当初,满族男女都穿袍服,统称“旗袍”。早期的旗袍,讲究在底边上镶一寸多宽的花贴边,所谓“大镶大掩”。男袍是圆领,开右大襟,呈筒式,内饰白衬领。为了骑射方便,四面开衩,袖口加一块半圆形袖头,平时挽起,冬猎射箭时遮护手背防寒,故称“箭袖”。因形状象马蹄,又被称为“马蹄袖”。袍外常罩以马褂,所以,满族衣着素有“长袍短褂”之称。

  伴随时代的前进、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条件的改善,满族的衣着也在不断地变化、革新。如今旧时的满族装束,已不多见了,只有女式旗袍得天独厚,它不仅得以保存,而且在流行中去掉了繁琐的贴边,逐渐往合身、显形方面发展,穿在身上显得苗条秀美、典雅端庄。因而,现代旗袍已成为我国各族妇女普遍喜爱的一种女式服装。并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那么这种既有满族淳朴风格,又被妇女普遍喜爱的旗袍,是谁设计的,又是怎么得以推广的呢?这有许多说法,其中最动人的是清朝留下的“黑娘娘喋血留旗袍”的传说。

  从前,镜泊湖畔有个渔家姑娘,俊俏得出奇,她心灵手巧,打鱼本领更是百里挑一。由于她成天下湖捕鱼,脸晒得红里透黑,人们都称她黑妞儿。那时候人们都穿着古代肥大的衣服。黑妞儿打鱼常在水边转游,树棵子挂挂扯扯,很不方便。她就剪裁了一种连衣带裙的多扣绊长衫,两侧开衩。下河捕鱼时,可将衣襟撩起,系在腰上,平时扣绊一直扣到腿弯儿,当裙子用,既合体又省布。

  有一年皇上梦见一位乘坐土龙,头戴卷沿儿乌盔,手托白玉方印,身穿十二锁锦袍的娘娘,能帮他治理天下。为此八旗格格都被招进渤海古城里去候选。偏偏这时住在东京城里的姑姑病了,黑妞儿就穿着她自制的长衫前去探望。姑姑想吃豆腐,黑妞儿就去给她买了一块豆腐。回来路过古城,见城内人山人海,正在选娘娘。她顺便坐在城墙上看热闹。三伏天,日头晒得慌,她打鱼戴惯了斗笠,就把豆腐托在手上,腾出泥盆扣在头上遮荫凉。钦差大臣左挑右选,也没选中一个。一抬头,看见了黑妞儿,喊道:“娘娘在这里!”

  “怎么见得她就是娘娘呢?”

  钦差说:“她坐的那墙,不正是一条土龙吗;头上顶的小泥盆儿,是个卷沿儿乌盔;手托的那块豆腐,是白玉方印;身穿的那件十二个扣绊的长衫,便是十二锁锦袍。”

  就这样黑妞儿被抬进皇宫里,封为黑娘娘。黑娘娘在皇宫里,运用她的智慧,致使皇上把征收关东珍贵的人参、貂皮、鹿茸角“三宝”,改为随手可得的草莓、湖鲫、烟袋草了。关东父老都十分感戴黑娘娘的恩德。黑娘娘还劝皇上施行了一些利国利民的政策,深得百姓欢心。宫廷里那些娘娘妃子们,见皇上对黑娘娘言听计从,都十分嫉妒她。一天黑娘娘见宫廷中的衣裙又肥又长,都是上等丝绸,脚踏足蹬,太可惜了。她就动手把裙子改制成那种连衣带裙多扣绊的长衫。后妃们一见她改了裙子,就赶忙一齐上殿向皇上告状,说黑娘娘剪破“一统山河地理裙”,这是有意剪断我主一统江山。皇上一听到有意剪断他的江山,这还了得。盛怒之下向她猛踢一脚,正踢在她的心口窝上。黑娘娘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吐了满地鲜血。黑娘娘就这样惨死在金銮殿上。

  关东是旗人(满族人)的老家,听说黑娘娘死了,都悲痛万分。为了纪念黑娘娘,旗人家的妇女,都穿起她剪裁的那种连衣带裙的多扣绊长衫。于是这种长衫就被称为旗袍了。妇女由于穿上旗袍,都变得十分苗条、秀美。据说,那是黑娘娘暗中帮助打扮的结果。虽然这只是“传说”,但却别具野趣。

  目前,旗袍在时装表演中又展新姿,那“十二锁”伴随着思想解放,已减去一多半儿,只剩腰、胯以上那三四个饰扣了。下身前后两片缝合留适度开衩,行走时,随着衣襟的摆动,更能显现女性的线条美,秀丽、端庄、朴素、大方,再加用料精美,花饰巧思,最具丰采多姿。在国际时装表演的大舞台上,旗袍更能完美地表现出东方女性的特殊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