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过重阳节习俗

2017-02-06 17:26:00 知识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等,是流行于全国各地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国人视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名重九或重阳。过重阳节的习俗,远在先秦时代就有了,登高野游,佩戴茱萸,饮菊花酒,蒸食花糕,还有把出嫁的女儿迎回来吃团圆饭等,都是重阳节的内容。

  重阳节里为什么要登高呢?一般人都认为起源于桓景避难的故事。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景拜仙人费长房为师,费长房告诉徒弟,某年九月九日有大灾,家人缝个布袋,盛些叫茱萸的植物放在袋里,系在手臂上,再登山饮菊花酒,便可保佑你太平无事。桓景如言照办,果然避祸,而鸡犬牛羊都暴死在家里。这以后,每到九月九日,人们就全家野游登高,戴茱萸,喝菊花酒,以求免祸吉祥,相沿成了民俗传统。上海城内无山可登,过去上海人便于重九这天去丹凤楼上游玩,也算是登高了。有一首上海风俗诗说:“九日登高例吃糕,楼登丹凤上层高。几家管菊朋高会,几供黄花百神豪”。看来重阳节赏菊的风气在上海也很流行过。

  重阳节吃重阳糕,也有讲究,据说高与糕谐音,无高可登的话,就以吃糕代替。糕上为什么还要插一面小旗子呢?原来这面小旗子就代表茱萸。唐代大诗人王维有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七绝诗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看来重阳节登高时还要载插茱萸,是唐代人的习俗,无高可登,又无茱萸可插的上海人,就拿一面小旗子往糕上一插代替茱萸了。

  其实,登高之俗,是相对于中国人一向都住院落式住室而言的。过去上海人过重阳节都往丹凤楼上跑,也还是因为大家都住平房的缘故。现在,远比丹凤楼高数倍的高楼大厦,在上海随处可见,而许多居民住的公房,也不比丹凤楼逊色,每天都在登高,大可不必为丹凤楼的消失而扫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