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工艺的起源历史 缂丝工艺苏杭二州的稀世之宝

2017-02-20 10:49:00 知识

  “缂丝”最早见之于宋人庄绰《鸡肋篇》的记载,现故宫博物馆保存在一幅缂绿《金刚经》,绀丝技术大致产生在此时或略早时期,至明清时代太湖流域如吴县、嘉兴、湖州等农村。随着十锦缎、古香缎、塔天绸、双面绣的兴起而发展起来。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幅《夤夜西施》的清代中期作品。这轴缂丝无论远看近看,色泽艳丽,斑斓夺目,美女西施,婀娜多娇、轻歌曼舞,栩栩如生。在一次明清作品画展中,引起观众的惊叹,被誉为“稀世之宝”。

  据载,吴县的蠡口、陆磨、吴兴的织里等农村妇女,自古以来都以“缂丝”为副业,如同会做绣花枕头一样遍及杭嘉湖域,流传太湖水乡。

  “缂丝”之所以被誉为稀世之宝,它有四大特色。一是融“画织”为一体。即是先由画师将人物、山水、花卉、虫鱼动植物画到纸、绢上,再由纸或绢上图案纂入经画,“精工细织,日进寸者为一级工匠”,可见“缂丝”工艺之精难和珍贵之所在了。二是织制工艺独特。即是采用“通经断纬法”。织工按照画师图案托在经线上挖织。将经线中间隔断,不使牵连。织品织成后,其图案两面相同,看不出正面还是反面。与“双面绣”相似,又和镂刻一样,故又将“缂丝”称之为“刻丝”。这种工艺至宋元已达到相当高的技术水平而成为中外艺苑中的一朵奇苑。三是仿真性强,立体感好。所有写生“缂丝”,均能达到动者似动,静者非静,动静变幻,其妙无穷的境界。如明代的《月下貂蝉》、《六骏图》、《李白醉酒》、《踏雪寻梅》等;清代的《夤夜西施》、《深宫怨》、《百子图》、《天官赐福》、《贵妃醉酒》、《五老图》等等,都是绚丽夺目,精美绝伦的作品。四是“缂丝”织品不起毛,不脱落,经久耐用,致密紧凑,具有绢画平整之特色,故又把“缂丝”称做“画缂”。以上四大特点,是其它织锦方法难以达到的。

  由于“缂丝”工艺要求高,生产较难,加上旧社会识货者少,价格压得又低,因此到解放时, “缂丝”这精湛的工艺濒于绝迹。直至1953年前后,苏州、杭州人民政府为了挖掘民间这一传世之宝,予以大力提倡。当时苏、杭手工艺工业合作社派人深入农村,寻访会织“缂丝”的老艺人(画师、工匠)。浙江在湖州郊外的织里;嘉兴的铜锣;长兴县的虹溪;苏州在吴县的陆磨(墓)、蠡口和望亭等地,均找到十多名能工会画的艺人。聘到刺绣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带领青年工人,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如王茂仙的“金地牡丹”,沈金水的“博古图”,张银娣的“月为媒”,陈秀兰的“虎丘月色”等,有的收入故宫博物院,有的远销国外。如美国旧金山博物馆,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馆,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德国波恩美术馆,日本仓敷纺织馆,以及东南亚近邻各国都有我国的“缂丝”珍品。它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中一颗灿烂的瑰宝,也是纺织领域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