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巫舞

2017-02-21 10:23:00 知识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提出:“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他认为在古代巫觋活动中,“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乐神,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近世朝鲜族遗存的巫舞,可以印证王国维这个推论中所提出的重要命题。

  朝鲜族巫堂还不是一种严格意义的宗教,但是它植根于先民的原始信仰,已带有宗教的意义。行巫过程中,包含了相当多的舞蹈成分,也有一部份祈祷神歌。行巫中的主要神灵有:北斗七星神、上帝神、铡刀神、身之神、南道神、小兵神、驱鬼神、一把铡刀神、两把铡刀神等;此外,还有南斗七星、龙神等。以上神祗均无偶像。虽然上帝神被视为最大的天星,但在实际行巫中,北斗七星神才真正处于主导的地位,这是远古自然崇拜演化而来的古神,而上帝神则是受基督教、佛教思想影响产生的新神,它的实际作用并不大。铡刀神则是古代巫具神化所产生的神,铡刀在北方民族的原始宗教中经常被当作驱邪的神器。有趣的是,巫堂可以驱使鬼来消灾,神鬼尚无本质的分野,这在巫文化中也是常有的观念。其他神灵都是社会职能神,与巫堂的具体职能有关。巫堂的主要功能是驱鬼抚灵,治病求安,这是唯心主义的,给人们带来的希望是虚妄的。

  巫舞,则因巫堂所领之神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随巫堂的情绪变化,也有即兴发挥的部份,但总体来看,巫舞有基本稳定的程序、舞姿和动律。而其中的象征意味最饶人兴趣,兹顺序简介如下:

  一、巫堂身着白僧袍,向神案叩拜祈祷后,伴舞的两位女子敲起了“慢长短”节拍的鼓点,一男子以同样节律敲击。巫堂在供桌上拿起金钹,随着鼓点向前跳“金钹舞”,双手持金钹拍打,与锣鼓声和拍节,向前舞到席边,又往后退步,后又向左向右舞步,又走圆圈步,最后又向前舞步。同时双手普通拍、前后拍、平行拍、划手拍、抬手拍、垂手拍、围手拍、甩手拍,依次变换,整个舞蹈和谐庄重,节奏凝重遒劲。头上与足尖的红花与洁白的巫袍相映耀目,胸前背后的七彩宽带与金光熠闪的金钹构成跳动翻转的光圈,使整个舞蹈显得美丽神奇。这段舞蹈的象征意义是召请四面八方的神鬼,通告他们这里就要行巫,请他们降临圣坛,而金钹的声响象征着巫堂的呼唤。”

  二、巫堂放下了金钱,向神案行礼,跳起了“甩手舞”,舞步同金钹舞,舞蹈中手姿按杠甩手,顶甩手、抻甩手、飞手、横飞手、前甩手、后甩手,外划手、里划手、绕划手依次替换连结。整个舞蹈轻快飘逸,很接近朝鲜民族舞中的“僧舞”。这段舞蹈的象征意思是:神灵已经临降,巫堂向他们告诉自己要做的一切,这里甩手的舞姿是与神灵沟通的特殊手势语言。

  三、巫堂跳完甩手舞,回到神案前施礼,又缓缓地跳起了“脱衣舞”。用轻盈的舞姿将白衣慢慢解开脱下,又脱下白色三角帽,大辫子盘至头顶,前额正中发上插一朵鲜艳的红绸花,着蓝色长坎肩,下套红裙,双臂带象征七星神的七彩套袖,十分漂亮。巫堂到供桌前,左手拿三佛扇,右手持七星铃,跳起了“神舞”。双脚并脚跳,吸腿跳,吸腿冲跳,旋转,配之以里腕弹手,立腕弹手,里外弹手的各种舞姿。中间常穿插“回身舞”,节拍是中速“慢长短”。舞蹈的象征意义是神灵已附体巫堂,巫堂变成了神,表现其无敌的神力和非凡的来历。回身舞则是在宇宙风雷中行进的英姿。据有关巫堂讲,这段舞蹈要随着不同神灵的特点来跳舞。

  四、“刀舞”。巫堂在供桌上拿起了两把短刀,一手持一把,腿部动作如神舞,只是旋转,往上蹦跳的舞姿更多更快,配合以手上的横手转刀、前转刀、平转刀、头上交叉转刀、胸前交叉转刀等舞姿。激烈紧张,加之以耀目的刀光,更增添了一种战斗气氛。舞蹈高潮时,巫堂用嘴叼着双刀激烈起舞,往上蹦跳,节奏越舞越快,音乐基调是快速“慢长短”。舞蹈的象征意义是神灵帮助巫堂打鬼驱鬼,以达到巫者的平安吉顺。往昔,在这段舞蹈中,巫堂还要表演各种巫术特技,如光脚上铡刀等,如今这类活动已基本绝迹。

  五、“空手舞”。巫堂以轻松、舒缓的步伐起舞,以腕手配之,然后用手姿表示自己抹红抹粉照镜子的喜悦心情。节奏是“慢长短”。舞罢,巫堂到供桌上抓米,然后甩米空中抓米占卜,巫舞就到此结束。舞蹈的象征意义是:巫堂向神灵显示自己美丽的倩影,并向他们表达感激心情。因神灵已驱除了鬼魔,求巫者将得到幸福,巫堂以喜悦的心情送走神灵。

  巫舞以巫堂的单人舞为主体,已有了某种戏剧萌芽。巫舞中以人体向上或蹦跳动作为基本特征,实际上象征着人与天宇的结合,人与神灵的融会,那么实际上在舞蹈中已经出现了人物,圣坛是人、神、鬼共舞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