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皮影戏发源地于中国哪个地区

2017-02-21 10:29:00 知识

  读《萧军纪念集·萧军简历年表》时,有一段文字是萧军夫人王德芬先生写的:“萧军的奶奶、四叔和五姑,都是说书、唱影、讲故事的能手。萧军懂事以后,常常在晚上和大家聚集在炕上,就着一盏小油灯,五姑一边做着针线,一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或是唱整出的皮影戏《双错婚》、《樊梨花三下寒江》等,她一个人扮演着剧中的生、旦、净、末、丑各个角色,连说带唱,外加用鼻子哼的过门。有时,是四叔唱鼓词《瓦岗寨》或《刘大人私访》。奶奶讲的是《杨家将》、《薛家将》、《呼家将》,讲这些故事的时候,也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讲到忠臣时,激昂慷慨、涕泪交流,讲到奸臣时咬牙切齿、横眉立目,真是忠奸清楚、爱憎分明,使萧军百听不厌、头脑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懂得了什么是忠,什么是奸,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应当爱什么,应当恨什么,在他那幼小稚嫩的心田上,隐隐播下了‘文艺’的种子。同时也培育了他从小喜欢打抱不平,抑强扶弱的性格。”

  王德芬先生是兰州人,但她的这段描定,却具有这么浓郁的辽西地方风情,说明萧军先生生前不知多少次向她讲述过这一个个难忘的夜晚,以致于给了王德芬先生感同身受的印象。

  家乡充满古典英雄主义色彩的民间艺术就是这样,如同大凌河的水,医巫闾山的风,哺育着、熏陶着一代代性格强悍的辽西英才。

  而辽西皮影戏就是辽西民间艺术百花中的一支奇葩。

  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他的《中国皮影戏史略及其现状》一文中解释说:“中国皮影之发源地为陕西。自周秦两汉及至隋唐当皆以其地为最盛”。

  辽西的皮影是从河北乐亭一带传过来的。但它又与乐亭皮影不同,不是捏着脖子用小嗓唱,而是用大嗓酣畅淋漓地高唱。据记载,在清朝末年,就有皮影戏在民间连台演出,而且观众如醉如痴,有时一唱就是通宵达旦。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从陕西发源的皮影艺术能够这样征服辽西的观众,我想,一定是:皮影艺术中那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弥漫于高亢苍凉的唱腔中顽强的生命意识,唤起了辽西古地上的人群强烈的共鸣。

  皮影戏的人物、道具、布景都是用驴皮雕刻的,华美优雅、经久耐用。皮影人物的造型都是侧面,头、身、四肢分别刻制着色,头可随意更换,身与四肢的关节处用线连缀,表演时能活动自如。由人用杖头(茎杆)在影窗后操纵表演,灯光把形象投到影窗上,观众在影窗前就可看到活灵活现的表演了。

  皮影演唱的脚本叫“影卷”。皮影戏的影卷,文字雅俗共赏,内容健康,又生动活泼。再配以宛转高亢的音乐唱腔,确实有摄魂夺魂的艺术力量,所以辽西人说:“影要是听到耳朵里是出不来的”。皮影戏唱词注意教益性。戏班子人传说,是一个叫韩旺的非常孝顺的残疾人,被南海观世音超度成仙,唱影教化世人。所以皮影艺人把观世音当作皮影的祖师爷。把俗称“大巴掌”的韩旺影放在影经(影卷)的浮头,唱愿心影时都要供供他。影匠们演出时穿长袍马褂、挽出雪白的袖头,坐蒲团上、神情凝重投入,民间把他们尊为先生。他们一人兼多职连拉带唱,还要操纵影人。而且剧中行当齐备:老旦、小旦、大嗓(老生)、小嗓(小生)、戛秃子(丑角)全由班子中五人承当。

  皮影戏剧目丰富,肚囊宽绰(指会的剧目多)的影匠可掌握《五锋会》、《西游记》等四十余部。

  朝阳市凌源文化馆馆长老皮影艺术家韩琢先生把旧时演皮影的规定时间给我写了个单:我从演出单上惊奇地看到了皮影戏与民众生活的密切联系,现将演出单抄录如下:

  正月十五:唱灯会影。

  三月初三:唱祭河神影。

  三月十六:唱山神影。

  四月廿八:唱娘娘影。

  五月初五:唱祭雹神影。

  五月十三:唱关帝影。

  六月廿四:唱龙王影。

  七月初七:唱喜鹊影。

  ……

  艺人们概括说:“无事招演者为平安影”,“因事许愿者为愿心影”。因祸得福招演愿心影要三夜为一台,中间那天叫正影子。开影那天要满斗焚香(在装满五谷粮的斗里烧香)祭天地。开演时必唱“天官赠福”;结束时必唱“状元及第”。正中午时,还要把影窗对着太阳唱亮影还愿。

  和皮影戏一样,农业社会的一切古老的民间娱乐都是人神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