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兴演皮影戏

2017-07-09 16:35:09 知识

  有人曾好心地作过这样的考证:电影最早发端于伟大的中国,其前身就是现在仍流传于民间的“皮影戏”。

  皮影戏,古代又称“影戏”,是傀儡戏的一种,以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裁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各种故事。皮影戏,作为一种传统的娱乐形式,最早发端于汉代,据稗官野史所载:

  汉武帝因李夫人之死,思之不置。有齐人少翁者,自称有术能致之,帝召之入宫,乃设帐张灯,帝则坐他帐望之,仿佛见李夫人之像。由是之后,即有影戏。

  “设帐”,就如同今日电影院里张挂的银幕; “张灯”,实在与现在的电影放映机无本质上的差别。从“皮影戏”到“电影”,时代虽相距一千多年,但渊源有自,两者在形式上倒是一脉相承的。

  在电影兴起以前,皮影戏是相当发达的。在浙江海宁一带,几乎村村都有皮影戏的班子,而且演出十分频繁。旧时,海宁蚕乡,为祈求蚕桑丰收,要请皮影戏班耍演“蚕花戏”; 村中有人违犯规约,查处后,要请皮影戏班耍演“禁格戏”;家中有人生病,求神拜佛许心愿,病好后,要请皮影戏班耍演“还愿戏”;造屋上梁,要演“上梁戏”;孩子周岁,要演“周岁戏”; 男女成亲,要演“暖房戏”;迎神赛会,要演“神佛戏”。诸如此类,不胜其多,真是“大戏三六九,小戏天天有”。若遇春节,更是皮影戏演出的旺季,各村各坊,丝竹悠扬,锣鼓铿锵,高亢激昂的唱腔和声情并茂的喝彩,此伏彼起,连绵不断。大家拥来拥去看热闹,给水乡农民的生活频添了无限的乐趣。

  海宁皮影戏的演出场所,大都设在农家的堂屋里,演员也大都是半农半艺。若是哪家、哪村请了皮影戏班,村里顿时便热闹起来,大人小孩便不招自至,从四乡八村汇拢来,把演出场地挤得满满的。艺人来到堂屋,首先支起框架,糊上棉纸,以作银幕。幕后挂起几盏油灯,以作照明。演出如是白天,则要关上大门,放下窗帘,把整个房间遮盖得严严实实,不让透进一丝的光亮。演出时,艺人则躲在幕后,双手并用,用细竹签操纵着人物剪影,演化出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有的还边演边唱边道白,真是有声有色,声色俱佳。通过灯光的照射,观者就可在幕前看到活动的剪影,其效果有如看动画电影。表演的角色,常见的有老翁、老妪、文官、武将、书生、小姐、员外、丫头等,生旦净丑齐全。演出的剧目,大都是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常见的有《闹龙宫》、《火焰山》、《三打白骨精》、《快活林》、《闹江州》、《武松打虎》等,吹吹打打,十分热闹,颇得观众的欢心。在农闲季节,演出常常要夜以继日,不至三更不休,有的甚至要演到第二天早上,谓之“两头红”。其情景就如清人陈坤《岭南杂事诗钞》 中所描写的那样:

  怡情不觉五更寒,

  莫听钟鸣必尽欢。

  海宁皮影戏的人物造型,多用羊皮雕刻,单线平涂,面部表情生动,有肌肉感。景片和服饰则吸取了水乡蓝印花和剪纸的风味,装饰性强。其音乐、唱腔,则受昆腔和江南丝竹影响较深,既高亢激昂,又优美抒情。戏班则多为业余,忙时种田,闲时演出,道具也很简单,一副扁担,几个艺人,随时随地可以演耍。它伴随着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深受人们的喜爱。

  自电影兴起后,海宁皮影戏班日趋减少,留存下来的则大多改用真丝白绸作银幕,配以电灯照明。火焰熊熊、碧波荡漾、海浪排空、烟雾弥漫、云蒸霞蔚、雷鸣电闪等,都象真的一样。在剧目上,除了演出传统戏外,还大胆地创作演出了童话剧,深得小朋友的欢迎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