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习俗介绍

2017-02-22 13:27:00 知识

  阳春三月,桃梅花串串泛红。看蓝天白云之间,“蝴蝶”轻轻振翅,“天女”款款散花,“神仙”飘飘欲飞,正是放风筝的大好时节。

  风筝,北方称纸鸢,南方称鹞。相传春秋时公输般作木鸢以窥宋城,后来用纸代木称为纸鸢。五代时又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入如筝鸣,因而得名风筝。“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唐代高骈这首《风筝》诗,写得有情有景,有声有形,堪称好诗。清代放风筝更为普遍,《北京竹枝词》中描写道:“风筝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

  风筝作为一种娱乐活动,有时还会起特殊作用。清人笔记中曾记载过一则故事:楚汉相争,韩信制了一个上缚竹笛的牛皮大风筝,放入空中,结果汉军随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项羽的军心。霸王项羽只落得一个自刎乌江的悲惨结局。据说韩信反汉时,还曾利用放飞的风筝测量到汉宫的距离,用挖地道的办、法攻入了宫中。南北朝时,梁武帝被叛军侯景围困,他向外求援的诏书就是利用风筝传送的。科学家富兰克林、马可尼,都曾利用风筝搞科学试验。清初戏剧家李渔所著传奇剧本《风筝误》,写书生韩世勋题诗于风筝上,风筝落入詹家,詹家小姐淑娟和诗其上,因而结成美满姻缘。

  风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天津风筝世界有名。山东潍坊把放风筝与旅游、文化、经济结合一起,已成为世界风筝都。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风筝博物馆就是模拟龙头蜈蚣风筝的造型,内有展品2000余件,小的可折放在火柴盒里,大的如九龙壁风筝,重1000公斤。《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是一个做风筝的能手,并著有一本专门谈风筝制作的书《南鹞北鸢考工记》,记载了数十种风筝的扎、糊、绘、放工艺,每种风筝都有彩绘图,还配有两首歌诀,一首讲扎法,一首讲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