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宝带桥资料故事:处于运河和玳玳河的交汇处总长316米

2017-05-04 22:59:00 知识

  世界上的第一座桥梁也许只是横跨于河流之上的一根倒木,可是它解决了原始人类的交通难题,于是当建筑技术出现之后,人们便用各种材料来架设桥梁,使它成为道路的延伸。而随着建筑工艺的不断发展,桥的形式也开始多姿多态,它除了实用功能以外,还具有了审美的功能,很多桥梁本身成了一种风景中的观赏物而屡被诗人画家们所题咏。

  江南多水,因而也多桥,仅唐代的苏州一城之内就有390座桥,称其为 “桥城” 当是不为之过的。到了苏州,触目所见的全是“人家尽枕河”款心景象。按类型分,苏州的桥尽管数量众多,可大致上可分为梁式和拱式这两大类。在这些桥梁中,有一种纤道桥是江南地区所特有的。纤道桥目前只在江南的部分地区仅存,因为唐宋以后,富庶的江南地区开始成为朝廷供需的重点,京杭大运河成了漕运北上的大动脉,众多的船只在运河上逆水行舟时需由人在岸上步行拉纤,近岸处往往水浅堤弯,迂曲缓行十分不便。故从宋代开始由里人集资,兴建了一条与运河平行的纤道桥,供纤夫在上背纤直走而不必再绕道,宝带桥就是一座纤道桥。

  宝带桥处于运河和玳玳河的交汇处,与运河平行,跨越玳玳河,它总长316米,一共有53个拱形的桥孔,跨径从最大的近七米到近四米不等,桥面宽四点一米,因为其主要作用是纤道,所以桥侧并没有设置栏杆,全桥基本平坦贴于水面上以便于引纤。但因考虑到运河上通航的需要,桥位于主航道上的第十三、十四、十五孔的跨度和净空加大,最高的第十五孔达到了7.5米,这样一种处理手法既有利于船只的航行,又使长长的桥身在外形上富于变化而不致单调。在宝带桥的南北两端,原各有镇桥的石狮子一对,现北端只剩下了一只,还有一座清代的碑亭和一座宋代的五级石塔,这样加强了宝带桥的文化气氛,在这里远看古运河水面浩淼,船只往来,五十三只桥拱与水下倒影只只相衔,形成了美丽的倒影,如同长虹卧波,极富水乡情调。

  唐以前这一带并无此桥,而只是筑堤作纤道,但受水浪冲激易毁塌,便渐而以桥代堤。传说中是唐代苏州剌史王仲舒下令广驳纤道,并捐出自己的玉带为资助,终于历时三年而成此桥,为纪念王仲舒的捐玉带之举,也因为桥形长如玉带,当地人便以 “玉带”二字作了此桥名。但根据确切记载,此桥是南宋时绍定五年 (公元1232年) 修建完工的。以后又屡圯屡修,大致保持住了宋代的旧貌而成为江南建筑的代表性佳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