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墓碣文》赏析

2017-05-12 15:01:00 知识

  《野草》时代的鲁迅,一如他笔下那个在暮色苍茫的旷野里奋力跋涉的过客,困顿而倔强,虽怀无边寂寞和深重孤独,仍一意求索。作于1925年6月的《墓碣文》,正记录了他此期埋葬灵魂中 “鬼气和毒气” 的思想心迹。

  《墓碣文》写一个阴森恐怖的梦境。那沙石剥落,苔藓丛生的墓碣,正是鲁迅思想灵魂的自况。正面的文字记述墓中人困扰不堪的现实遭遇: 他于“浩歌狂热”之际骤然 “中寒”,他在美妙万端的 “天上”跌入可怕的深渊,他在“无所希望”的悲凉中,由死亡而得以解脱。死去的游魂,化作一条“长蛇”,“不以啮人、自啮其身”,其“殒颠”之状,可怖可怵。这段阴森的文字,蕴含了鲁迅此期一度弥漫于心的寂寞悲凉之情: 一个曾经振臂“呐喊”的精神战士,被浓黑如铁的现实,逼入“荷戟独彷徨”的死寂境地,其落魄之情,可想而知。然而鲁迅并未因绝望虚无而驻足不前,而是忍着毒蛇自啮的巨烈痛楚,抉心自剖,要剔除灵魂里的这种“鬼气和毒气”——“离开”,便是这种心态的流露。鲁迅先生愿以一己的肩膀担住黑暗的闸门,只身“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传染给旁人。这段文字,真切地再现了这位孤独的精神界战士高洁的情操和博大的人格。

  墓碣背面的文字,集中表现自剖者的痛楚和决绝。荒野秃坟,墓室颓圯,墓中人 “胸腹俱破、中无心肝”,死状惨酷,而墓中人“脸上绝不显哀乐之状,但蒙蒙如烟然”,又可以看作墓中人对于死亡和痛楚的泰然自若。鲁迅正是从这里开始了更为深沉的自剖 —— “欲知本味”。然而“创痛酷烈”,使他难辨“本味”; 待痛定之后,又因 “心已陈旧”,无从体味。这种“两难”心境,正是鲁迅现实际遇的曲折反映。“五四”初期,鲁迅以打破“铁屋子”的勇毅,对吃人的旧世界作无情的攻坚。然而轰轰烈烈地拼杀了一阵,“五四”退入低潮,这又使鲁迅突然陷进了 “无物之阵”。然而鲁迅的可贵就在于身陷绝望而仍要反抗——正如文中自剖者对墓中人的追问: “答我,否则,离开!”

  终于,墓中人在自剖者的追索下,于坟中坐起,答以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至此,自剖者幡然领悟,“疾走”而去。历尽悲苦、饱尝孤寂、坠入虚无,困顿不已的墓中人,终于以自我的消亡为自剖者上天入地、剜心剖腹的精神探索竖起了一支坚实的路标。《墓碣文》所表现的自剖意识,恰恰是鲁迅自我牺牲,自我苏生的“涅槃”精神,这一切远远印证了作者在“题辞”心境的庄严宣誓:“为我自己,为友为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大速到来。”鲁迅反抗绝望的胆识和勇力,就表现在这里。以怪诞的梦境寄托美丽的思想,以恐怖的情节刻画博大的人格,以阴森的场面再现圣洁的情操,《墓碣文》在凸现一个思想拓荒者深邃理性精神的同时表现了不凡艺术趣味。离奇的艺术构思,乱怪的故事模式,完美地传达了全文阴冷的情感基调;浓郁的象征气息、冷峭的文字风格,也真切地渲染了自我解剖的悲剧性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