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挽歌诗》赏析

2017-05-13 17:50:00 知识

  荒草何茫茫,

  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

  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

  高坟正峣。

  马为仰天鸣,

  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

  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

  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

  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

  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 (365—427) 是我国东晋时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出身士宦家庭,但出仕十余年只做了祭酒、参军、县令等职位卑微的小官,因恶世道浑浊、官场黑暗,41岁即归隐田园,其诗文多为蔑视权贵、不屈俗流之作,又多写田园风光、力耕自得之情趣,为后世称道。《挽歌诗》是他逝世前夕所作。

  挽歌本是牵挽灵车之歌,而陶渊明在生前为自己写挽歌,这是常人所难以理解的怪事,其诗亦堪称“怪诗”。《挽歌诗》共三首,第一首写刚死入敛;第二首写祭奠出殡;第三首写送葬的经过。第三首诗通过环境描写,以荒草、白杨、旷野,高坟渲染寒冷悲哀的气氛; 又写风声、马鸣为死者志哀,写“幽室” (墓穴)封闭时,发出了 “贤达无奈何”的议论,似乎有绵绵遗恨;最后写送葬者或悲或歌,想来也是情理中事,他认为死去不过是托体山陵,归复自然罢了。总之,作者认为死是人生旅程的必然归宿,这种恬淡心理确是与众不同的。

  魏晋时代,玄学盛行,人们崇尚自然,多以旷达自诩,故有自作祭文、挽歌者;但更多的士人信仰道教,幻想长生成仙;

  陶渊明作此诗时,已抱病多年,自知“大分 (寿命)将有限也”(《与子俨等疏》),于病贫交迫中写下类似遗嘱的《挽歌诗》,诗中对于死的泰然态度,与他日常的生活态度一致。他写的《形神三首并序》中就自述:“诚愿游昆华(昆仑、华山,人们幻想成仙之地),邈然(漫远)兹道绝(此路不通)。”“彭祖(传说寿八百岁)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他认为像彭祖也终难免死去。因为“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不管年长年幼,贤者愚人都无再生之理)。把政治态度和人生相结合,阐明了他面对现实人生的唯物观点。

  陶渊明是对死的态度如此达观,也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并亲自参加劳动,养成了他对于生活的务实态度。他对生与死规律认识比较清楚,他就能“视死如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