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渔民穿笼裤

2017-07-08 16:42:49 知识

  我国沿海汉族渔民,因各地生活习俗不同,渔民的服饰也各有独特的风俗。江苏渔民爱穿对襟蓝格子土布衫; 福建渔民喜穿用栲树皮染成的酱色栲皮衫裤; 而浙江舟山渔民却喜欢上身穿大襟布衫加背褡,下身穿宽大的裤子,只要将裤脚一扎,海风一吹,就像两个大灯笼一样地鼓起来,民间就把这种裤叫 “笼裤”。

  舟山渔民穿笼裤的风俗起于何时,已无可查考。据老渔民传说,最盛之时,是在清末民初。相传从前西山岙有户渔家,老俩口生了三个儿子,个个身强力壮。老阿爹带着儿子们下海捕鱼,阿婆勤俭治家,全家人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一年、二年、三年,老大、老二、老三相继娶了媳妇。家里人多了,心却不齐了。阿爹只顾捕鱼,阿婆是个老实人,生怕多嘴惹是非,凡事总忍着三分。只有三媳妇能体谅婆婆辛苦,常常出主意,帮家务。两个嫂嫂见了妒嫉,吵着要分家。阿婆埋怨:“人多心不齐,这个家难当。”阿爹主张: “人多有力量,要让聪明的三媳妇帮助当家。”

  老渔民想出了一个办法,要三个儿媳妇在一个月内每人给他做一件御寒的衣服或裤子,条件是保暖、省钱和操作方便。谁做得好,由谁当家。到了期限,三个儿媳把各自做的衣服送给公公。老渔民看了大媳妇、二媳妇做的都很一般,只有最小的儿媳妇做的是条 “笼裤”,却别出心裁。老渔民看了啧啧称赞,十分满意,以后就让小儿媳当了家。从此,穿笼裤就在舟山渔民中流传开来。后来,汉族渔村中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新媳妇嫁到婆家后的头一件事,就得为自己的丈夫做一条合身的笼裤,这等于考一考新媳妇的手艺。

  笼裤,都是用民间自己纺织土布制成的单裤。颜色一般为深蓝色和玄青色,质地厚实耐穿,经济实惠。特别有的用栲树皮栲成酱黄色的,防碱性能好,不但耐穿实用,而且经得起海水浸泡,不易腐烂。笼裤与一般裤子不同,直筒大裤脚,裤腰宽松,左右开衩,前后叠皱打茧。同时,在裤腰开衩处,缝有四条布带,便于穿时束缚,十分方便。渔民在海上捕捞操作时,特别是北风呼啸的冬天,把棉衣棉背心往裤腰里一塞,四条腰带一束,两只裤脚缚紧,既舒服又暖和,而且裤裆宽大,双腿下蹲上抬都没有阻碍,灵活自如。双手冷了,又可以往裤腰衩口一塞,可挡风御寒,真是一举多得。

  笼裤,不但经济实用,而且也讲究美观。心灵手巧的汉族渔家姑娘往往用织渔网的巧手,在笼裤衩口两旁,还用彩线绣上“八仙过海”、“龙凤呈祥”等图案和鱼、鸟、花、草等花纹,使笼裤更增添了美丽的风采。

  “青浜庙子湖,菩萨穿笼裤。”流传于汉族舟山地区的这句渔谚,说的是舟山不但渔民穿笼裤,奇怪的是连菩萨也穿上笼裤,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来从前有对汉族老渔民夫妇,以渔船为家,靠撒网捕鱼度日。因为“捞捕鱼虾有个窍,红山照不如黑山照”,所以,老渔民夫妇常在黑夜下海。

  这天夜里,老渔民夫妇为了捕捞鱼群,不知不觉把船摇到外洋里去了。突然,海上卷起乌云,风暴来临。一个浪头,将老渔民的渔船打得裂了缝,又一个浪头,将他的老妻也卷走了。最后一个巨浪,向船顶扑来,将老渔民打得昏了过去。

  等到老渔民醒来,已躺在一个荒凉的小岛上。他想到这样风暴的夜晚,渔民们多么渴望火啊。他拾来树枝,点起了火堆。果然,有四五只渔船靠岸来避风。

  当渔民们听到老渔民的不幸遭遇,都劝他随他们的船回去。可是,老渔民感到自己已船破妻亡,决心留下来,每夜点火,来照亮渔船。渔民们只好给了他一些衣服、被子、食物,才依依告别。从此,这小岛每夜都有火亮,使不少渔船夜航有了方向,免遭不测。

  不知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有一个黑夜,岛上的火光突然熄灭啦。渔民们赶去一看,老渔民已经死了,手里还抱着束枯柴。为了纪念他,把他点火的庙子湖岛称为“放火山”,还在岛上特地盖了座小庙,依他的样子塑了个上身穿背单,下身穿笼裤的神像。这样笼裤就穿到菩萨身上去啦。

  如今,随着汉族渔村经济的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八十年代的渔民在海上捕捞,已备有雨衣、雨裤和高统雨靴。年青一代的渔民,是不再有人穿笼裤了,可是,许多上了年纪的老渔民却仍然喜爱 “笼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