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关战争与和平的重要纪念日、节日介绍

2017-12-23 17:35:55 知识

  1月13日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签订日

  1993年1月13日,世界120多个国家代表签订《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化学武器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种武器主要指毒剂和施放毒剂的各种武器弹药,也指喷火或发烟的军用器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化学武器曾被不同程度地使用,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引起世界恐慌。1915年5月,德军向协约国军队喷洒有毒的氯气。这种黄绿色的气体使士兵们有的呼吸困难,有的失明。而德军则头戴防毒面具,马上乘虚而入占领了协约国部队前线的缺口。在国际社会努力下,许多国家达成禁止使用窒息性、毒性和其他气体作战的《日内瓦议定书》,实际效果不甚明显。1978年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把化学武器公约谈判作为最紧迫的任务,但也收效甚微。20世纪9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各国终于在1993年1月13日达成协议,签订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公约》规定任何缔约国不得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 所有缔约国必须在10年之内全部销毁其所拥有的化学武器及其生产设施;缔约国必须负责销毁其遗留在另一国领土上的所有化学武器。这份公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多边裁军协议。

  3月2日 禁止核武器日

  核武器是利用核子反应所放出的能量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的武器,又称原子能武器,分爆炸性和放射性两种,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原子弹的研究开始于1941年底,美国科学研究发展局成立原子弹研究所,由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负责,他即是后人所称为的“原子弹之父”。他经过3年努力,于1945年7月16日,终于爆炸成功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当时,闪光照亮了16000米之外的山脉,并产生了壮观的蘑菇云,钢塔被熔化了。这种新式武器诞生不久,同年8月,美国就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后来,1954年3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北端的比基尼岛进行氢弹试验,结果使航行在公海领域的日本“福龙刃五号”渔船上23名船员受害,其中久保山爱吉于同年9月不治而亡,这引起了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强烈抗议。为呼吁世界人民为反核武器而斗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1958年1月3日,亚非人民团结理事会决定: 每年3月2日为禁止核武器日。

  6月4日 被侵略无辜受害儿童国际日

  1982年8月19日联合国大会在巴勒斯坦问题紧急特别会议上“对如此之多的巴勒斯坦和黎巴嫩无辜儿童成为以色列侵略行为的受害者感到震惊”。决定将每年的6月4日定为 “被侵略无辜受害儿童国际日”。为了声讨帝国主义战争贩子对儿童的虐杀和毒害,为了保护世界儿童在和平环境里茁壮成长,成为未来的主人。国际妇女民主联合会也通过决议,同意确定6月4日为被侵略无辜受害儿童国际日。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就会举行各种活动,宣传保护受侵略无辜受害儿童,保障他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6月20日 世界难民日

世界有关战争与和平的重要纪念日、节日介绍

  “世上最大的悲痛莫过于失去祖国。”这是一位古希腊诗人对世界上无数难民悲惨境遇的真实写照。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全世界现有难民人数为2210万,其中非洲难民人数为650万,一半以上的非洲国家都受到因战争和饥荒而产生的难民问题的困扰,许多国家同时成为难民产生国和邻国的难民接受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非统组织和非洲各国在联合国的帮助下,根据1974年生效的非洲难民公约,努力安置和遣返流亡于非洲各国的难民。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决定自2001年起,将非洲难民日6月20日更名为世界难民日。

  目前解决难民问题一般采用三种办法: 自愿遣返、就地融合和第三国安置。

  9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纪念日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德、意、日集团为转嫁国内矛盾,先后在世界各地发起侵略战争。1931年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侵占中国东北; 1936年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后又伙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这些法西斯狂魔为实现其征服世界的野心而厉兵秣马时,英、法、美却采取绥靖政策,保存自己而出卖别人。1939年8月31日代号“罐头鹅肉” 的事件发生后,希特勒发布《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在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军57个师近150万人,2500辆坦克,2000多架飞机分三路向波兰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用“闪电”战术,只一个月就使整个波兰沦陷。德军突袭波兰的第三天,英、法就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此时,战局十分紧张。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攻前苏联,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中国战场上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制了日军主力,粉碎了日军“西进”和推迟了日军“南进”计划,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军无条件投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负隅顽抗的日本天皇裕仁发布“停战诏书”,8月15日日本投降,并于9月2日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卷入这场战争的有61个国家和地区(几乎占全世界人口的80%),伤亡达5500万人。

  9月21日 国际和平日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1981年12月举行的联合国37届大会上,确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二是联合国大会常委会开幕的日子,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和平日。各会员国在这一天都要举行庆祝活动,表达世界各国人民的和平愿望,促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增强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信任和了解,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并借以表现联合国维护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和平的承诺。2001年9月7日,大会决定,从2002年起,将每年的9月21日定为国际和平日。国际和平日应成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并邀请所有的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大会邀请所有会员国、联合国系统各组织、区域和非政府组织及个人,通过教育和公共宣传等方式纪念和平日,并与联合国合作,实行全球停火。

  10月24日至30日 国际裁军周

  “国际裁军周” 的全称是“世界裁军与发展周”。1978年大会裁军问题特别会议最后文件呼吁每年在联合国诞生之日起的那一周举行裁军周纪念活动。大会呼吁各会员国加强对军备竞赛的危险性的认识,对停止军备竞赛的必要性进行宣传,并增强公众对裁军这一紧迫任务的了解。1982年6月7日~7月10日举行的第12届特别联大宣布,每年以“联合国日”(10月24日)开始举行“裁军周”活动,通过宣传教育,促使公众了解和支持联合国的军备限制和裁军活动。1995年7月12日第49届“联大”通过决议,宣布自199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50周年纪念日开始的一周内,为“世界和平周”。这与“国际裁军周”恰好同时,也包涵了只有通过国际裁军,才会有世界和平的道理。大会请各国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继续积极参与裁军周活动,并请秘书长继续尽可能广泛利用联合国新闻机构,促进公众更好地了解裁军问题及裁军周的目标。

  11月11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纪念日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在塞尔维亚首府萨拉热窝遇刺身亡,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同年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3日,德军入侵比利时,并向法国宣战;4日美国向德国宣战,拉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序幕。战争在欧洲东西两线展开,东线是俄国对德国和奥匈帝国; 西线是英国、法国对德国。经过1916年的凡尔登和索姆河两次重大战役,德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此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历时4年零3个月,这场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大规模战争,有33个国家,15亿以上人口卷入战争旋涡,参战国直接死亡3000多万人,另有1000多万人死于战争引起的其他灾难,战争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不仅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却催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