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关环保与气象的重要纪念日、节日介绍

2017-12-23 17:47:26 知识

  2月2日 世界湿地日

世界有关环保与气象的重要纪念日、节日介绍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淡水或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我国湿地主要分布在东北湿地、华北湿地、长江中下游湿地、杭州北滨海湿地、杭州湾以南沿海湿地、云贵高原湿地、蒙新干旱半干旱湿地和青藏高原高寒湿地8个区域,总面积达6590多万公顷,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湖泊、江河等水面及其水生植物可以调节气候;地势较低的沿海地区湿地可以防止海水入侵和土壤盐碱化;湿地生态系统介于水陆之间,它保持生物多样的功能是其他任何生态系统无法代替的;湿地中有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具有解除环境传染的作用,又是水禽栖息的乐园。湿地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水量不均带来的旱涝,发挥蓄洪抗旱的功能。1971年2月2日,世界上众多国家代表在伊朗的拉姆萨签署了一个全球性政府间的《湿地公约》,这是当时针对一种特定生态系统,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自然保护全球性公约。1996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利用这一天,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社团可以采取各种行动来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和效益的认识,特别是增加对《湿地公约》的了解,更好地保护湿地。

  3月21日 世界林业节

  众所周知,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我们的祖先正是依赖它才得以繁衍生息。森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吸收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气、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被称之为“绿色水库”、“氧气制造厂”。据测定,5万亩森林所含蓄的水量就相当一座贮量为100万立方米的水库;植物在光合作用时,每年分解水而放出的氧气达1000多亿吨。木材也是建筑和民用不可缺少的材料。但人类掠夺性开发、滥伐、滥牧,使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森林的破坏对人类已构成严重的威胁。毁林就是盲目地毁灭人类自身。3月21日是 “世界林业节”。这个节日是在1971年欧洲农业联盟大会上由西班牙提出倡议并得到一致通过。同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式予以确认。许多国家根据本国的特定环境和需求,确定了自己的植树节,以提高人们对保护森林,绿化大地,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公众意识。提醒世界各国重视和保护森林资源,让森林为人类服务,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3月22日 世界水日

  淡水资源是地球水圈的基本构成部分,是一种有限资源,它不仅为维持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所必需,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对水的需求增长了10~33倍,许多国家将很快陷入缺水困境或面临水对经济的制约。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超过2亿人忍受因缺水或不安全用水而引起的疾病之苦,其中竟有200万人死于此因。地球60亿人口中就有20%缺乏安全的饮用水。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并保护其不受污染,必须对水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以及运用新技术。特别是需要从政策法律、管理体制等方面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还需要向全社会各个阶层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爱水、节水、护水的公众意识。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21世纪议程》提出的建议,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作出确立世界水日的决议: 从1993年开始,每年3月22日定为 “世界水日”。中国政府将3月22日至28日确定为 “中国水周”。据统计,在我国669座城市中,缺水的超过400座,其中缺水严重的有110多座。我国每年因城市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000亿元以上,受影响的城市人口约4000万人。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

  气象是人类和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条件之一,因此,确定一个气象日十分重要。1873年成立的国际气象组织,就是全人类一致的提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6年7月巴黎会议上,挪威学者海塞贝格起草了一份国际气象公约草案,并提议国际气象组织改名为世界气象组织,使之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1947年9月国际气象组织在华盛顿召开的45个国家气象局长参加的会议上,更名为世界气象组织,并审议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按规定,公约将在第30个国家签字批准后的第30天生效。这一过程经历了两年半的时间,这天正好是1950年3月23日。于是联合国大会在1960年6月决定每年3月23日为世界气象日,并要求各会员国每年围绕一个主题举行庆祝、纪念活动。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各国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情况,以及气象部门在经济和国防建设等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推动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我国是1972年才恢复在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的合法地位的。

  世界气象日历年活动主题已有40多个,1961年第1个气象日主题是“气象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地球已有46亿岁,体重达5.976×1021吨,拥有5.1×1015吨空气和1.386×1017立方米的水,是我们人类生存的摇篮。但目前地球正面临着人口爆炸、森林毁坏和物种消亡、大气污染和全球升温、干旱土地的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以及废物成灾等威胁,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了生存的危机。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提议,在全美各大学校园内举办有关环境问题的讲习会。当时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发展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了很多青年学生的热烈支持。为错开期末考试,尼尔森提议,以次年的4月22日作为“地球日”,在全美开展环保活动。

  1970年的首次“地球日”活动声势浩大,美国各地约2000万人参加,人们高举受污染的地球模型,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首次人类环境会议,地球日活动得到与会各国的一致赞同,丹尼斯·海斯也被誉为“世界地球日之父”。1990年4月22日 “地球日”20周年时,全世界有140多个国家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参加人数近2亿人,成千上万的各项活动在全球各地展开。参与团体举办座谈会、游行、文化表演、清洁环境等活动宣导地球日精神。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每年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纪念活动,并根据当年的情况确定活动主题,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以唤起人们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

  5月22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地球上的芸芸众生,构成了一个多样性的生物圈。各种生命形式的存在、彼此间的和同外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地球成为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生物的多样性为人类生命和衍续提供了大量的物品和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有150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是全世界第一个关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公约。1993年12月29日《公约》正式生效,这一天就被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后根据第55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原来的每年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世界环境日是一个世界性的保护人类环境的行动日。环境与发展是一对孪生的兄弟,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既为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工业高速发展,废气、废水、废渣空前规模地污染着人类环境,威胁着人类身心健康。根据联合国大会第23届会议决议,1972年6月5~16日,有113个国家的1300多名代表参加的首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会议通过了著名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和保护全球环境的 “行动计划”,呼吁世界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敦促各国采取行动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规定人类对全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的共同原则,并提出 “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造环境”的口号,为纪念这次会议和发扬会议精神,与会代表建议将大会的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联合国大会第27届会议接受并通过了这项建议。从此,每年的6月5日就成为保护环境,反对公害的世界性纪念日。并且还为每年的环境日确定一个主题。到2003年,已选定出了环境日的主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生命的重要源泉”、“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环境与和平”、“一个地球,一个家庭”、“为了地球上的生命”等20多个。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也称“防治土壤荒漠化与干旱世界日”。荒漠化并不是指沙漠的扩大,而是指干旱土地的退化现象,它是由自然、生物、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被视为人类在环境领域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1977年联合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世界荒漠化会议,提出了全球防治荒漠化行动纲领。1994年6月17日在巴黎通过《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同年12月,第49届联大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我国的荒漠化程度十分严重,仅沙化面积每年就增加2460平方公里,现荒漠化土地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7.3%。

  7月18日 国际海洋日

  海洋是地球上广大连续水体的总称。全球海洋总面积约362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70.8%。世界海洋资源十分雄厚,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宝库。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海洋及其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方面都取得惊人突破。这即是“海洋工程”所取得的成果。日本称“海洋工程”为当代三大尖端技术之一(另外两个是原子能和宇宙空间技术)。但与此同时,海洋污染和对海洋的掠夺及海事事件也明显增多。为此,在1997年7月召开的“联大”第19届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通过了将 “海洋——人类的共同遗产”作为“国际海洋年”的主题的建议,要求各国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年”的活动。“98国际海洋年”以及已被确定的世界海洋日(7月18日),成为世界各国加快进军海洋步伐的一次全方位行动。

  9月16日 保护臭氧层国际日

  20世纪初法国科学家法布里发现,在离地面25~30公里的大气层内,集中分布了一层臭氧(元素符号O3)。臭氧层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太阳紫外线伤害,同时又像天窗一样,使地球获得生命繁衍必需的阳光,因而臭氧被称为“地球生命的卫士”和“地球生命的保护伞”。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罗兰和莫莱特发现,大气上空的臭氧层遭到破坏而严重变薄。1985年9月20日,英国科学家法曼宣布,在南极上空的大气层出现一个“空洞”(臭氧含量减少50%以上),称为臭氧洞,严重危害着人类自身及其他生物的安全。臭氧层的被破坏,科学家认为,应归罪于氯氟烃气体(简称CFC )。这种气体主要用于冰箱和空调,并逐渐成为广泛使用于溶剂和喷雾器的压缩气体,甚至被用来吹塑聚苯乙烯泡沫,制造咖啡杯及汉堡包纸盒。为了减轻人类对臭氧层的破坏,国际上设立了保护臭氧层多边基金。联合国作出规定,从1995年起,将每年9月16日定为保护臭氧层国际日,以唤起公众对臭氧层的保护意识,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

  9月第3个周末 世界清洁日

  “使世界清洁起来”周末起源于澳大利亚“清洁悉尼港”活动。“清洁悉尼港”活动是一位叫伊恩·柯尔南的悉尼人发起的,他曾是一名帆船运动员,在一次环球单人帆船比赛中,他注意到海洋的污染问题,与朋友和当地媒体一同发起在1989年1月8日星期日进行的清洁悉尼港的活动,该活动出人意料地吸引了4万名志愿者参加,在悉尼港清理出了5000吨垃圾。第二年,3月第一个星期日被定为“清洁澳大利亚日”,全澳50万人参加了清洁环境的活动。

  1993年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开始帮助各国筹备举办清洁活动,社区清洁活动愈发受到全球关注,1997年共有120个国家4000万人参加了“使世界清洁起来”活动。1998年9月第3个周末,活动发源国澳大利亚的驻华大使在北京和中国政府及北京市政府官员共同参加了北京的清洁活动。“使世界清洁起来”活动的目的是,通过简单的社区性环境保护活动,联系地球各个角落的关心、爱护自然环境的人们;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分享澳大利亚“使世界清洁起来”组织和其他相关组织的环保信息和实践经验;引起世界媒体对清洁活动的关注,从而提高政府、产业界、社区对区域环境问题,特别是对废弃物减量、循环利用和垃圾管理的意识。

  10月2日 世界农场动物日

  1985年,美国 “农场动物改革运动”发起了世界农场动物日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让大众了解全球各地集约化饲养经济动物的真实状况,指出集约农场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以及对大众健康的危害,例如引发心脏病、脑血管病变和癌症等。出于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考虑,同时由于近年来亚洲、非洲与拉丁美洲地区对肉食的需求增高,导致畜禽饲养增加,随之也使得环境污染情况不断恶化,世界农场动物日越来越受到各国人士的重视,除了美国之外,加拿大、欧洲各国,亚洲的日本、印度、中国香港等地的动物保护组织也纷纷响应这一活动。美国国家保健署于1999年修订饮食指南,确定健康饮食的四大类为谷物、豆类、蔬菜、水果,肉类和奶酪不在健康饮食之列。美国营养指南咨询委员会于2000年宣布,食物营养应以素食为主。认为素食不但可以促进人类的健康,还可以帮助数以亿计的农场动物免遭摧残,以及消除人类的残暴,培养下一代仁慈博爱的精神。

  10月4日 世界动物日

  世界动物日来源于意大利修道士圣·弗朗西斯的倡议。100多年前,在意大利的阿西西岛上的森林里,有一名叫圣·弗朗西斯的修道士长期生活在那里,跟森林里的一些动物们结下了“兄弟姐妹”般的亲密关系,每年10月4日这天他就向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献爱心。附近村民们在他的影响和要求下,也都自愿这样做。后来人民为了纪念他,就把10月4日这一天定为“世界动物日”,以此纪念这位修道士对人类与动物建立友好关系作出的卓越贡献,并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诚实活动来表达对人类之友——动物的关爱之情。以后每年到了这个节日,世界各地都要举办各种纪念活动。我国从1996年10月4日开始纪念“世界动物日”活动。“世界动物日”提高了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积极性,同时也唤醒了动物爱好者们争做负责任的动物伴侣、动物主人的热情。

  10月第2个星期三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每年10月第2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大自然在创造生命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灾难。如地震、风暴、洪水、火灾等。这些灾难时刻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1982年联合国在第37届大会上确定并倡导这一全球性活动,得到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响应。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弗朗克·普雷斯博士在第8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又提出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的建议,也得到各国科学家们响应。1987年联合国第42届大会通过169号决议,决议把1990~1999年的10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在通过《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决议案》的同时,并指定从1990年起,每年10月的第2个星期三为国际减灾日。同时,联合国要求各国政府在这天举行各种活动,宣传国际减灾日的意义,增强人们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力争把灾害程度减到最低限度。围绕国际减灾日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据此组织相应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