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科学家有哪些 世界著名科学家生卒纪念日大全

2017-12-26 11:42:08 知识

  哥白尼生卒纪念日

哥白尼生卒纪念日

  1473.2. 19—1543. 5. 24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生于波兰的托伦城。哥白尼是“日心说”即(“地动说”)的创立人,他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是天文学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矿物学之父”阿格里科拉生卒纪念日

“矿物学之父”阿格里科拉生卒纪念日

  1494.3.24—1555.11.21 被称为“矿物学之父”的格奥尔吉阿斯·阿格里科拉(Georgius Agricola)是16世纪德意志采矿和冶金学者及作家。托马斯·莫尔所著的《乌托邦》一书可能对阿格里科拉产生影响,使他关心萨克森矿区的法律和社会风俗。在医学上,他在德国首先实行检疫隔离,他的著作经常提到矿工的职业病。他著的《金属学》一书于他死后的次年(1556年)出版。在他的《矿物学》一书里,提出运用几何图形进行矿物分类的方法。在另外一些著作中指出矿床之所以成脉络形是因为它是水溶液的沉淀物。

  牛顿生卒纪念日

牛顿生卒纪念日

  1642.12.25—1727.3.20 伊萨克·牛顿爵士(Sir Isaac Newton), 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建立了成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关于白光由色光组成的发现为物理光学奠定了基础;他还是数学上微积分学的创始人。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1703年牛顿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705年被安妮女王封为爵士。

  英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生卒纪念日

英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生卒纪念日

  1706. 1. 17—1790. 4. 17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者,科学家、作家。独立战争时期参加反英斗争,并参加起草独立宣言。1787年为制宪会议代表,主张废除奴隶制度。富兰克林在科学方面进行了有名的电实验,对电作了理论说明;还发明了富兰克林炉、远近两用眼镜、避雷针及三轮钟等。

  罗蒙诺索夫生卒纪念日

罗蒙诺索夫生卒纪念日

  171 1.11. 19—1765.4. 15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俄国伟大的科学家,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奠基者。主要著作有《关于冷和热原因的探讨》、《论化学的效用》、《真实物理化学概论》、《论地层》、《俄语语法》和颂诗《攻克霍亭》等。1986年11月19日是这位科学家诞生的275周年,苏联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莫斯科大学是1755年根据罗蒙诺索夫的倡议建立的,因而这所大学后来被命名为“国立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大学”。为了纪念这位科学家的诞辰,该校1986年除举行了学术讨论会外,还举办了展览会和出版了一本有关罗蒙诺索夫的书籍,在列宁格勒的涅瓦河畔,竖立了一座新的罗蒙诺索夫铜像。

  达尔文生卒纪念日

达尔文生卒纪念日

  1809.2.12—1882.4.19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59年11月24日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随后又发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

  瓦特生卒纪念日

瓦特生卒纪念日

  1736.1.19—1819.8.25 詹姆斯·瓦特(JamesWatt),英国发明家、瓦特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对当时已出现的原始蒸汽机作了一系列重大改进和发明,提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和工作的可能性,使蒸汽机成为工业上可发挥实际效益的发动机,并由此广为推广应用。1785年瓦特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814年被选为法兰西科学院外国院士。

  “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生卒纪念日

“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生卒纪念日

  1743.8.26—1794.5.8 法国化学家和“现代化学之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Antoine-Laurent Lavois-ier),青年时代受化学家洛爱尔很深的影响。1766年,因撰写有关大城市照明设计的文章而获法国科学院的金质奖章。1768年被任命为法国科学院的化学助理。1785年升任法国科学院院长。1772年他指出,硫、磷在燃烧中增重是因为它们吸收了空气。直到1774年J.普里斯特列制出“非燃素空气”,他才领悟到金属在燃烧中仅仅将一部分空气消耗掉。他断定普里斯特列所发现的新“空气”就是在燃烧中被吸收的。他把这部分空气命名为氧。他解释说,燃烧不是假想的燃素的施放,而是燃烧物质与氧的化合。1783年6月25日他宣告“水是氢和氧化合的产物”,由于这一认识,他开创了定量的有机分析。他还研究了发酵、呼吸、动物热能,认为这些是自然界的基本化学过程。

  “近代化学之父”道尔顿生卒纪念日

“近代化学之父”道尔顿生卒纪念日

  1766.9.6—1844.7.27 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约翰·道尔顿(JohnDalton)之所以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是由于他加以发展的原子学说使化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他研究物质的结构、物质的化学组成。他所创立的原子论,认为一切元素都是由微小、具有相同原子量的不可分割的粒子(即原子)组成的。他提出相对原子量,并于1803年制成最早的包括14科元素的原子量表。这张原子量表引导了俄国大化学家门得列耶夫探索出元素周期律。

  道尔顿还观察极光现象,得出极光射束和地磁有关的结论。他认为贸易风是地球旋转和温度变化所引起。他第一个确认雨的形成不是由于大气压力的变化而是由于气温的减低。

  “电学之父”法拉第生卒纪念日

“电学之父”法拉第生卒纪念日

  1791.9.22—-1867.8.25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是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从而确定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这是现代电工学的基础。他还发现,当时认为是各种不同形态的电,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18331834年发现电解定律(法拉第电解定律)。并用实验证明了电解质在静电现象中对作用力的影响。他还详细研究了电场和磁场,得到许多重要结果。如发现磁致旋光效应(法拉第效应)。在化学方面,他研究了氯,并于1823年成功地将氯液化。

  “现代海军火炮之父”达尔格伦生卒纪念日

“现代海军火炮之父”达尔格伦生卒纪念日

  1809.1 11. 13—1870.7. 12 约翰·阿道弗斯·伯纳德·达尔格伦(John Adolphus BernardDahlgren),是美国海军少将和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广泛应用的达尔格伦炮(一种海军滑膛炮)的发明人。1847—1863年期间,他是华盛顿海军造船广负责制造火炮的官员。在那里,他为火炮的制造打下基础,并制造出引人注目的瓶状的达尔格伦滑膛炮。他撰写的制炮规程成了海军的教科书。1861年,在战争开始的这一紧要时刻,达尔格伦被任命为华盛顿海军造船厂的厂长,与此同时,他也成为火炮局的局长。从1866年到1868年,他指挥着美国南太洋舰队。1870年7月12日,达尔格伦在华盛顿去世。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生卒纪念日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生卒纪念日

  1822. 7.22—1884. 1.6 格雷戈尔·约翰·孟德尔(Gregor JohannMendel)是奥地利遗传学家,遗传学的奠基人。原是天主教神父。他根据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在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提出遗传单位(现在叫做“基因”)的概念,并阐明其遗传规律,以后被称为“孟德尔定律”。这个发现当时没有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直到1900年才由荷兰植物学家德弗里斯、德国植物学家柯灵斯和奥地利植物学家丘歇马克分别予以证实,成为近代遗传学的基础。

  “潜艇之父”霍兰生卒纪念日

“潜艇之父”霍兰生卒纪念日

  1840.2.29—1914.8.12 约翰·菲利普·霍兰(John Phili p Holland)被称为“现代潜艇之父”,他为美国海军设计并建造了第一艘潜艇。1895年他的J.P.霍兰鱼雷艇公司与美国海军部订立合同制造潜艇。第一艘失败了,但1898年下水的第二艘霍兰号却是第一艘真正实用的潜艇。他后期的发明还包括一种脱离被毁潜艇的救生装置。

  “发明大王”爱迪生生卒纪念日

“发明大王”爱迪生生卒纪念日

  1847.2.1 1—1931.10.18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Edison)是美国发明家,是技术发展史中最显著的天才之一。拥有电灯(白炽灯)、留声机、炭粒话筒、电影放映机等1093种发明专利权,还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他出生于俄亥俄州的迈兰,未受过正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他的自强不息的刻苦钻研精神使他获得如此众多的发明,因而成为当时震惊全世界的大发明家。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生卒纪念日

  1856. 3. 20—1915. 3. 21 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发明家、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所拟订的工业管理制度对英美等先进的资本义国家工业的发展都有影响。他首创的一种生产组织和工资制度被称为“泰勒制”,其内容是:仔细观察每一各工人,减少其在操作中浪费的时间和多余的动作,即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生卒纪念日

  1857.9.17—1935.9.19 康斯坦丁·爱德华多维奇·齐奥尔科夫斯基是苏联航空和火箭动力学以及飞机和飞船理论方面的学者和发明家,现代宇航学的奠基人。毕生从事物理和数学教学工作。他最早论证利用火箭进行星际航行的可能性,提出发展宇航学和火箭制造业的合理途径,解决了许多有关火箭和液体燃料喷气发动机结构方面的重要工程计算问题。他的技术理论在制造火箭宇航技术设备方面得到应用。1919年被选入苏联科学院。1921年授予他终生年金。1935年9月逝世。

  居里夫人生卒纪念日

居里夫人生卒纪念日

  1867.11.1934.7.4 居里夫(MarieSklodowska Curie)原名玛丽·斯科罗夫斯卡。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物质的研究》等。

  “核子科学之父”卢瑟福生卒纪念日

  1871.8.30—1937.10.19 英国原子核物理学家洛德·卢瑟福(L-ord Rutherford)因对元素衰变的卓有成果的研究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声望很高,与牛顿和法拉第齐名。他最重要的贡献是证实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和原子的核式结构,并首次实现元素的人工转变。1911年,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首先发现有原子核存在,并据以提出核型原子模型,这是他对科学的最大贡献。1919年,他用a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氮原子转化为一个氧原子加一个氢原子,从此宣告了核能研究的新时代。1920年,他还预见到中子以及氯、氦同位素的存在。

  “无线电之父”马可尼生卒纪念日

  1874.4.25—1937.7.20 意大利物理学家古列尔莫·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是实用无线电报系统的发明人。他将别人阐明的电磁学原理应用于信息的空间传输,从而开拓了不用导线就能对无数接收机同时进行电波通信的可能性。1899年他在英国南部兰角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用来与31英里外的法国维姆勒通信;同年,在英国军舰上已能同相距75英里远的地段交换信息;在该年9月,马可尼用无线电设备装备了两艘美国船只。1901年12月马可尼在纽芬兰成功地接收到了由英国发出的横越大西洋而来的信号,这成了以后所出现的无线电通信、广播等技术广泛发展的起点。由于对发展无线电技术的贡献,马可尼获得了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30年被选为意大利皇家学院院长。1937年7月20日,马可尼在罗马逝世,意大利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爱因斯坦生卒纪念日

爱因斯坦生卒纪念日

  1879.3.1955.4.18 阿尔贝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tesin)伟大的物理学家。在物理学的许多部门中都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在20世纪初一些新发现的推动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05年),并在这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1916年)。还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用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和固体的比热。在阐明布朗运动,发展量子统计法方面都有成就。

  “现代磁学之父”范弗莱克生卒纪念日

“现代磁学之父”范弗莱克生卒纪念日

  1899. 3. 13—1980. 10. 27 被称为“现代磁学之父”的美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约翰·哈斯布鲁克 · 范弗莱克(John Hasbrouck Van Vleck)由于对认识磁性非晶固体中电子特性所作的贡献,与P. W.安德森和N.F.莫脱共获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30年代初期,他建立了磁学的第一个明确清晰的量子力学理论。以后又是分子键配位场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对自由分子光谱及其他课题的研究也多有贡献。

  “核潜艇之父”里科弗诞辰纪念日

  1900.1.27— 海曼·乔治·里科弗(Hyman George Rickover),为美国海军将领,精通工程学和物理学。他参与了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号”(1954年下水)的建造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负责海军部舰艇局电工处的工作。战后参加田纳西州橡树岭的原子能研究中心,在核子物理学与工程学方面进行深造。1947年9月回到舰艇局,着手实施海军核推进计划,使“鹦鹉号”得以早日建成。之后,里科弗一方面继续在海军任职,一方面负责原子能委员会的核反应堆研究发展工作,为1956—1957年在宾夕法尼亚州希平波特建成美国第一座完整的试验性核发电站作出了贡献。1953年晋升海军少将,1959年为海军中将,并获得金质奖章。

  “计算机之父”诺伊曼生卒纪念日

  1903.12.3—1957.2.8 出生于匈牙利的美籍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对高速计算机的研制有重大的贡献。除电子计算机外,诺伊曼对量子物理、数学逻辑、气象学亦有重大贡献。他关于对策的数学理论对经济学极有影响。

  1944年夏,诺伊曼与由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莫尔小组通力合作,1944年8月到1945年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非连续的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简称EDVAC)方案诞生了。以后人们把按这个方案制成的计算机通称为冯·诺伊曼机。这个EDVAC方案是目前一切电子计算机设计的基础。按照这个方案研制的电子计算机于1952年制成。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生卒纪念日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生卒纪念日

  1904.4.22—1967.2.18 J.罗伯特 奥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制造第一批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工作负责人。1927年后进行原子及原子核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并开始从天然铀中分离铀—235和确定生产原子弹所需铀的临界质量数。1942年8月,研制原子弹的组织工作交给了美国军队,称“曼哈顿计划”。奥本海默被任命建立一个实验室并担任主任。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建立了实验室,集中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在他们共同努力下,1945年夏制成了第一批原子弹。

  “火箭之父”科罗廖夫生卒纪念日

  1907.1 12—1966.1.14 被称为“火箭之父”的谢尔盖·巴甫洛维奇·科罗廖夫是苏联导弹、火箭和航空器设计家,实用航天学的奠基人。在他领导下制成弹道火箭,地球物理火箭,第一批人造地球卫星和人造行星,各种用途的卫星(“电子号”、“闪电—1号”、“宇宙号”、“探测器号”等),宇宙飞船“东方号”、“上升号”,人类利用这些飞船完成了历史上最初几次航天飞行,得以进入太空。

  “喷气发动机之父”惠特尔诞辰纪念日

  1907.6.1— 弗兰克 惠特尔爵士(Frank Whittle)是英国发明家和飞行员,制造了英国第一台喷气推进装置。1931—1932年曾任试飞员,为喷气发动机公司进行飞机喷气推进用的燃气涡轮机的研制工作。他发明的喷气发动机安装在一架特制的E28/39型格洛斯特机身上,于1941年5月15日首飞。惠特尔1946年任供给部技术顾问,1948年以空军准将衔退役。

  “恒星天文学之父”霍伊尔诞辰纪念日

  1915.6.24— 英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FredHoyle)以积极倡导和维护宇宙稳恒态学说著称。这种学说认为,宇宙不断膨胀,而物质在此过程中不断创生,从而使宇宙的物质密度保持不变。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霍伊尔为稳恒态学说奠定了数学基础并建立宇宙膨胀同物质创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稳恒态学说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曾引起一场争论。由于观测遥远星系和其他天象所获得的新发现都不利于稳恒态学说,宇宙学家大多逐渐不相信稳恒态学说。

  霍伊尔在美国时,他同美国天文学家W·福勒等人共同提出关于恒星恒星内部元素的起源理论。1966年和担任剑桥大学理论天文学研究所所长。他还是一位科学幻想小说家,以善于撰写科普作品著称。其中有《宇宙的本质》、《天文学前沿》、《星系、核和类星体》、《天文学和宇宙学》、《宇宙的十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