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有蛀牙牙疼怎么办 怀孕期间如何防治蛀牙

2017-03-20 10:12:00 孕育

  妊娠期是很容易影响妇女口腔健康的时期,孕妇的口腔健康直接影响到婴幼儿的口腔健康。怀孕了,孕妇的生活习惯会有所改变,进食的次数明显增多,爱吃零食而且爱吃酸甜的食物,而大部分孕妇往往会忽视对口腔卫生的清洁保健,因此许多本来没有蛀牙的孕妇开始出现蛀牙,原先有蛀牙的孕妇蛀牙会增多或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疼痛。此外,由于内分泌的改变,牙龈组织敏感性增高,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容易患妊娠性牙龈炎,怀孕前已经有牙龈炎的孕妇症状会加重,牙龈出血越来越厉害,有时甚至会出现牙龈瘤、牙龈脓肿、牙周炎、牙齿松动,进而影响正常的进食,影响小宝宝的营养摄入。

  很多孕妇常常抱怨怀孕后,就失去了自己美丽的牙齿。她们大多数认为,怀孕后容易患蛀牙,是因为自身的钙被腹中的宝宝吸收的缘故。其实,把责任推给宝宝是不对的,因为真正的原因是,孕妇自身未能做到经常刷牙和体内营养失衡造成的。妇女怀孕后,牙齿会发生以下的变化:

  1. 唾液变黏,食物残渣容易沉淀在牙缝间引发炎症。

  2. 受孕期激素的影响,牙齿和牙龈容易发炎。

  3. 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牙齿和牙龈易受到损害。

  4. 容易形成牙结石,易患蛀牙、牙槽脓漏、口腔炎。

  5. 由于偏食,造成营养失衡,容易引起牙龈炎。

  6. 正常情况下,钙的需要量为每日0.6克,而怀孕时则需要1克,所以从日常膳食中很难满足此需要量,也容易引起牙齿疾病。

  怀孕后会出现以上症状容易引发炎症,再加上妇女怀孕时体重增加,行动不便,生活不规律,懒于刷牙,因此患蛀牙和口腔炎的几率在孕期就大大提高了。

  所以,孕妇应早晚认真刷牙,不要让食物残渣停留于牙缝之间。饭后刷牙虽然比较难做到,但是也最好将口漱干净以保持口腔卫生。其次,就是把刷牙用具放到醒目且便于取的地方,以便孕妇更容易养成刷牙的习惯。此外,注意下面的事项,也可防止牙齿疾病。

  1.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清除牙结石和牙垢。

  2. 注意营养的平衡,摄取足量的钙、蛋白质、磷、维生素等。

  3. 对蛀牙进行及时的治疗。尽管孕妇的牙疾可以在孕期进行治疗,但是防患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对疾病要有一种先见性,才能使疾病失去恶化的机会,给治疗降低难度。

  怀孕后,即使自己感觉不到有蛀牙,也要及早做牙科检查。导致蛀牙的口腔细菌有可能进入孕妇的子宫。这些细菌和机体因之而产生的相应分子可以引起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而宫颈扩张会使更多的细菌进入,导致羊膜破裂,婴儿早产。医学统计显示,体重过轻的早产儿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残疾率都高于正常婴儿。所以一定要告诉牙科医生妊娠多少周,以便治疗顺利。

  另外,处在妊娠期的妇女忌拔牙。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在妊娠最初的2个月内拔牙可能引起流产;妊娠8个月以后拔牙可能引起早产; 只有在妊娠3~7个月时拔牙,才相对安全一些。因此,妊娠期排除遇到必须拔牙的情况,一般不可拔牙。

  妇女在妊娠期间身体产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口腔常常出现为个别牙或全口牙的牙龈充血、水肿以及牙龈乳头明显增生,如果拔牙很容易出血。此外,妊娠期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即使轻微的不良刺激也有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有习惯性流产、早产的孕妇更要禁忌拔牙。

  对于妊娠期必须拔牙的孕妇,拔牙时间要选择在妊娠3个月以后,7个月以前,并在拔牙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保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避免精神紧张。在拔牙前一天和拔牙当天可肌肉注射黄体酮10毫克,拔牙麻醉剂中不可加入肾上腺素;麻醉要完全,以防止因疼痛而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