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的民俗服饰的蛤蟆兜肚

2017-01-09 23:21:00 知识

  蛤蟆兜肚也称哈蟆裹肚儿。是一种绣有蛤蟆图案的兜肚。兜肚为中国传统护腹护脐的衣物,从婴儿诞生起即系在胸腹上以护脐的菱形布。旧时大人也穿在上衣内,相当于现在的背心,起护胸作用。不过兜肚没有后背,只系在腹前,相当于将一块方形布,上下对角覆于腹前,将颔下一角剪去,用项带系在脖上,再在腰部左右两角钉上带子系于腰间,下余一角(可稍去尖剪圆)正好垂在两股间三角处,起到很好护腹作用,因此数千年来“兜肚”被全国各地广泛应用。而“蛤蟆兜肚”单在陕西一带盛行,则具有一种女娲蛙图腾崇拜的意义。当地有一则谜语指的就是它:

  “敲敲器,器器敲,攀着脖项搂着腰。”

  “敲敲器,器器敲”,是鼓肚蛤蟆的象形,“攀着脖项搂着腰”正好说明兜肚系项系腰的部位。这种以蛙为图案的“裹肚儿”穿在身上,也大体类似一只青蛙伸展四肢抱住人体的形象。据民俗学家的研究,神话中的始祖母女娲就是蛙图腾(娲、蛙谐音)此种蛤蟆裹肚儿就是女娲,“蛙”图腾崇拜的遗迹。它在民间除作为“五毒兜肚”中五毒之一有除病祛灾意义之外,还是人生三大关键时期特制配饰即:满月、结婚、寿终正寝时系用,因此它非比一般服饰,具有特殊民俗意义。

  陕西民俗,这种蛤蟆兜肚从婴儿满月开始即开始系用(月子中用简单布片作襁褓),有的是外婆家特意送来的保脐礼物,以求长命百岁。此后一直到十二岁,每年五月端午都由外婆家送这种蛤蟆兜肚。其次,男女青年结婚时双方在结婚礼服之内也要穿上这种特制的蛤蟆兜肚,据传旧时潼骊山人闹洞房还保留一种“审新娘”的特殊风俗。新妇梳洗完毕,装扮一新之后,姨婶姑嫂姊姐们照例要围着新娘,掀开新衣看她的“裹肚儿”,新娘毫不羞涩地按照礼俗,给他们看胸前所系兜肚上红眼绿皮,栩栩如生的“蛤蟆蛙”绣图,这既是新人向人们宣示她是女娲(蛤蟆蛙)的后代.也用以纪念古代最早的媒人(女娲——高媒氏),奉她为保护神,保佑她(他)婚后生活幸福。最终,到人们离开人世,走入另一国度时,丧服中也系蛤蟆蛙裹肚儿,大约表示从哪里来的,又回到哪里去,回到女娲祖神哪里去,死后神灵返祖归宗,也受到始祖母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