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仪式歌

2017-02-06 12:57:00 知识

  中国传统过年习俗均指农历春节,这是一年中最为重大的民间节日。从腊月廿四送灶开始,到正月十六落灯止,过年的仪式繁多。旧历十二月二十四要送灶,祈祷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民间习俗还要供麦饴糖,使灶爷吃了封住咀巴,以免讲人间坏话。旧时穷人祭灶,连饴糖也买不起,新沂县有一首“祭灶歌”云:“灶老爷、灶老娘,今晚辞灶没有糖,小孩他爹没在家,咱磕个响头免了罢!”送灶、接灶之后,最重要的要算接财神了,一般是在年初五,也有的年初四夜里就要接财神了,财神又称路头菩萨,吴歈有云:“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过年时有专门送财神帖子的,送上门时高呼:“送财神来喽”,并唱道:“财神财神进大门,两脚踏踏是金银,一棵摇钱树,一个聚宝盆,聚宝盆里开金花,富贵荣华是一家。……”主人净手恭敬接财神,并连忙付喜钱。除了属于民间信仰的仪式歌外,多为讨吉利的喜话,又称喜歌。年是从稔字发展而来,稔是谷熟丰稔之意,俗话说逢大年,即大丰收。江南太湖流域农村的过年有成套庆丰收地喜歌:“喜新年,喜新年,忙了一年喜开颜……喜今年五谷齐丰收,喜明年再来个大丰年!”过年的喜歌,随着年景连绵不断。除夕一家团聚,吃年夜饭;“‘一团和气’挂堂前(指桃花坞木刻大阿福年画)两边花灯红艳艳,有肉(福)有鱼(余)有米(喜)酒,喜果、瓜子、甘蔗、荸荠满台面。团团园园吃团圆饭,欢欢喜喜过欢喜年……”饭后分食瓜果时,边猜迷语,也用歌谣体,如分花生时说(或唱):“兄兄弟弟寸多长,梗上开花泥里藏,八仙桌上它先到,嫡亲兄弟一同行。”边吃边猜,兴趣盎然。大年初一开门放爆竹,也有喜话:“乒——乓”!一炮二响,稻麦满仓;“乒乒——乓乓”、双炮四响,黄金万两!“乒乒乒!乓乓乓!”三炮六响,合家安康!……然后敲打着“十番锣鼓”迎接新春到来。苏北农村拜年吃茶要说喜话,金湖县一首拜年歌唱道:“吃府上茶,扰府上茶,茶碗上飘起四朵花,四朵花上四个字,‘恭喜发财’在你家。”洪泽县的谢茶歌,则对每一朵花,都唱出一名喜话来,如柿子花,象征事事如意;百合花象征百年长寿;石榴花,象征实实在在……歌词唱道:“吃你的茶,谢你的茶,茶碗里漂出柿子花;柿子开花结柿子,事事如意出在你家……”正月十五灯节,看灯的歌,各地皆有,流行全国。昆山县搜集的“十二生肖马灯歌”显示出当地人民心灵手巧,扎出的灯彩,玲珑多姿。无锡锡剧老艺人季梅芳演唱的“扎花灯”,尽情描绘扎灯艺术,歌中渲染的灯节气氛十分热闹,演唱时情景交融,声情并茂,耐人寻味,已成为吴语地区早期滩簧的保留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