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礼仪风俗

2017-02-11 15:39:00 知识

  蒙古人不仅淳朴剽悍,而且非常讲究礼仪。茫茫草原,常常几十里、几百里无有人家。远行人饮食、居住都需要得到帮助,于是从远古一直把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礼貌待人,作为每个人都要遵循的礼俗加以沿袭。《蒙古秘史》有许多关于礼俗的记载。解放前后,蒙古族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习俗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蒙古族自古有“以西为大,以长为尊”的习俗。七世纪以后,蒙古族部落从额尔古纳山林渡腾汲思海(今呼伦池)西行,到了孛儿罕山(今肯特山)东麓的斡难河、客鲁涟河驻地游牧。从这个时候起,位于西方的孛儿罕山就成了蒙古人祭拜的圣山。成吉思汗每每把带子搭在肩上,把帽子夹在腋下,合十俯首,向孛儿罕山行九叩头,乞求助佑。以西为大,就从这时开始的。

  以西为大,主要表现在佛龛、祖像、墓地的方位和房间、坐席的位置上。蒙古人的佛龛、祖像都要供在毡包或房屋的西北角上;墓地也是以西为大,按辈排列;房屋(包括毡包)及坐席也都以西为大。蒙古族无论在自家内,还是到别的家庭作客,都要注意辈份。住房,长辈要住西间。客人来了,不能坐在西炕上。客人吃饭时,客人要以礼请本家长者入席,而且长者要坐首席。

  主人客人要彻夜长饮时(饮酒或饮茶),年轻的媳妇既不能回房睡觉,也不能到会客间里来,只能站在会客间门外,听候呼唤,随时应声进屋添酒、添菜、续水。这一切都被视为主人的家教。来了客人都要迎出门外。还要嘱家人监管狗。主客人相见,晚辈要向长辈屈右膝请安。客人由主人陪同走到门前,主人站在蒙古包或房子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前,俯首微鞠,请客人先进。客人把马鞭要放到门旁,不能手提马鞭进屋。蒙古包内,对着包门的正面为上坐。其右方为妇人席,左方则为一般客席。客人如比主人辈份高,主人要让出自己座位,请客人坐正座。客人辈份比主人低则不能坐正座。客人走时,仍要以礼相送。

  敬茶、敬烟。敬茶、敬烟是蒙古族接待客人的重要礼俗。

  敬茶,蒙古族饮茶风俗盛行于元以后。明清时几乎普及到每个家庭。牧区、半农半牧区多为奶茶,农业区多为红茶。客人来了必须沏茶。再有客人来,壶中的茶即使是新沏刚喝的,也必须倒掉重沏,否则就是对客人的不尊敬,不礼貌。

  多数主人十分讲究茶具、茶具清洁和沏茶方法。茶具不仅要样式好,还得工艺精美。用过的茶具必须洗涮擦拭干净。来了客人,先要把壶用热水“暖”一下,然后沏茶。沏好茶,如果喝茶人多,不能把茶水一两碗倒干,要均匀地倒入各碗,茶壶续上水后,再依次添满。

  有的民族以“满杯酒、半杯茶”为礼貌,蒙古族不同,主张倒茶也要倒满才显主人的热诚实惠。客人喝茶时,有时还要端上奶皮子、奶豆腐,劝客人食用。

  敬烟,解放前多为鼻烟。到蒙古族家庭作客时,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拿出一个非常精致的小扁瓶给客人嗅一嗅,或者客人从“瓶”中倒出一点“粉末”,用手指捻搓后用鼻吸入,这瓶就是鼻烟壶(呼呼尔)。

  随着黄烟、纸烟的盛行,吸鼻烟的逐渐减少了。在东部地区蒙古族中,到五十年代中叶,鼻烟已基本绝迹。现今,在民间,老年人基本多吸黄烟。黄烟又名叶子烟。农村老人还使用烟袋。客人来了,主人取过客人的烟袋装上自家的烟给客人吸,客人也取过主人的烟袋上自己的烟回敬。

  献“德吉”,蒙古族把进餐时的第一口称为“德吉”(即首杯、首箸、首口之意)。吃菜、喝酒和饮茶的第一口,也被称为“德吉”。

  “德吉”有“献德吉”和“要德吉”两种。

  蒙古族家庭里来客人进餐时(或者饮茶),多是年轻人把第一杯酒献给客人,吃饭、吃菜也是请客人先动筷吃第一箸。这就是献德吉(蒙古族称之为“德吉乌日根”)。

  假如来客是年轻人,当他接“德吉”后,也不首先自己享用,而是请本家长者享用,给长者斟酒、倒茶,在这里看出人的教养和尊长美德。

  在没有客人自家吃饭时(或用茶时),也总是请长者先动筷,先吃、先饮。如小孩晚辈无知在进餐时抢先动筷,就要受到父母或长者批评:“怎么,你先要德吉了!”(家庭内不叫献德吉,通称“德吉阿奔那”,其含意要德吉。)

  节日时,有的家庭则是将“德吉”献于已故的长者遗像前,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和尊敬。

  献“哈达”,喇喀教传入蒙古后,蒙古族中也有了献“哈达”这一礼俗。

  哈达是喇嘛教礼敬用品,也是喜庆交往志贺礼品和哀悼丧葬的敬谒礼品。哈达长短不一,以白色为主(也有蓝色和黄色的),大都采用丝绸为料(也有绢纱或普通的白布),有的上面要绣上“八宝”、“云林”等民间花纹。其长有的一尺三寸到三尺,也有的三尺以上。最长的达到九尺至一丈二尺,称“朗翠”大哈达。

  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献者的双手要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哈达要对折起来,折缝向着接受者,否则,即为失礼。献上哈达后下半跪请安礼,接受者再将哈达回献物主。但东部地区蒙古族近几十年来除上层社会的特殊场合仍敬献哈达外,在民间已经不再敬献哈达,只个别地在订婚换礼时出现。

  解放后,从总的来说,仍沿袭了蒙古族好客、讲礼仪的良好习俗,但也去掉了带有封建家长制的封建礼俗,并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新的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