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清真寺(东大寺):我国传统建筑类型的清真寺中规模最宏伟的一座

2017-05-09 12:05:00 知识

  尽管说从唐代起伊斯兰教已经开始传入我国,但是它在中国的大量传播还是在元代的事,当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了欧亚大陆的时候,他也将主要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西域各族人民迁徙到了中国,以至形成了 “元时回回遍天下” 的局面。由于他们迁徙的路迳是由西往东,因此伊斯兰教在我国的西北诸省分布最多。特别是到了明初,回回参加了朱元璋反元的大起义,为明朝的建立立了大功,因而明代历代的统治者都对回回恩宠有加,给予他们与汉族相同的政治权利。而从那以后的500年间,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有十个民族逐步信仰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结合,终于逐步地完成了本土化和世俗化的过程,西安的东大寺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的产物。

  西安的东大寺原称华觉寺巷寺清真寺,它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五年,占地一万二千多平方米,是我国传统建筑类型的清真寺中规模最宏伟的一座。从造型上看,它是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布局,沿着一条中轴线分布着五进院落,而且房屋形状也类似中国殿宇式的造型,在它狭长的平面布置上,有砖雕的照壁,有一座巨大的木制牌楼和石头的牌坊,院内还有传统的亭子和碑楼以及水池,寺内所有的建筑物都是传统的斗拱式结构,上面大多覆以蓝绿色的琉璃瓦,其它如棂星门、栏杆、月台等也都是传统建筑的做法。粗粗看上去和中国式的庙宇或宫殿没有什么区别。东大寺有别于传统建筑的座南朝北,而是座西朝东的,它的轴线是东西向的布置,大殿也是座西朝东的,神龛被安置在西墙上,这样,当穆斯林们礼拜时,就正好面对西方的克尔白方向。

  在第三进院落里,建有一座省心楼,这是一座两层三檐的八角形楼,上部是琉璃瓦的攒尖顶,楼上楼下都有围廊相环绕,它位于这一进院落的正中,也是寺内的一座高层建筑。这座似亭非亭、似楼非楼、似塔非塔的建筑物其实就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宣礼塔,它又叫拜楼或邦克楼,是为呼唤教民们礼拜而设置的,在进入中国以后,它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中国式的楼阁,而且从清代以后它的作用逐渐削弱,已变成了一种纯装饰性的建筑物了。在楼南有供教徒们礼拜前做“小净”和 “大净”的水房。第四进的大殿也就是清真寺的礼拜堂,在这座歇山式的建筑前,建有一座中间为六角、两翼为方形的真一亭,而大殿的平面则是一种凸字形,由卷棚、礼拜殿和后窑殿三部分组成,空间达到一千二百多平方米,可供一千多人同时做礼拜。殿内两侧的山墙不开窗,殿内的光线幽暗迷离,只有后窑殿的神龛部分比较明亮,这样的一种光影效果烘托了宗教的神秘气氛,使信徒们的心灵产生恐惧和崇拜,尽管这里没有任何偶像放置,但仍能使信徒们感受到真主的无处不在。大殿外建有广阔的月台,它是大殿的延伸和补充,是供穆斯林们聚众礼拜的场所。整座清真寺里的纹饰都是富于阿拉伯情调的,它们精细而繁密,以植物花草纹样为主,具有强烈的装饰趣味,建筑物的瓦顶和纹饰的色彩也是伊斯兰的宗教象征色蓝绿为主。

  西安的东大寺是伊斯兰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相融汇和结合的产物,在它的身上体现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一个进程,这也是它既区别于典型的伊斯兰教建筑也区别于典型的中国式庙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