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给亡妇》读后感

2017-05-12 15:31:00 知识

  在百花争艳的 “五四”文苑,朱自清以 “意在表现自己”而卓然独立,他总是或歌或哭,真诚而执着地抒写自己的至性至情,《给亡妇》就是他这种审美品格的真实表现。

  悼亡怀古,人之常情。但写得这样缠绵悱恻,掣动人心,实为朱自清独创,究其感人之深、动人之切,就在于作者极好地把握了情感表达的时机和分寸。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给亡妇》找到了感情倾吐的最佳契机。朱自清与钟武谦于1917年完婚,十年相守,欢娱万般。1927年12月,她不幸病逝扬州家中,三年后,昔日的剧痛渐渐淀积,化作一片萦绕不已的深切思念。因而,表现在笔下的悼亡之情,既无捶胸顿足,呼天抢地的哭丧之态,亦无人去楼空、旧情难觅的淡漠之感。作者只是一一数陈亡妻生前的琐碎事迹,追叙她对子女的慈爱,对丈夫的依顺,对家庭的忠孝,自然地倾吐出内心不可泯灭的眷念之情。朱自清与妻子婚后耳厮鬓磨、恩爱异常。这种夫妻间的 “真情”已成为朱自清文学灵感的不竭源泉,在《笑的历史》、《女儿》、《择偶记》、《冬天》等一组文章中,他每每叙述妻子的音容笑貌、夫妻的浓浓情爱,《给亡妇》极诉丧妻的悲戚、沉痛,同系恩情所结。这种痛感,远非一时之痛; 这种恩爱,也不仅在于两人感情的依恋,更在于他们共同生活、理想、情操的彼此依存和沟通。朱自清的至性至情,正在这里,因而,作者悼亡之情的抒写,始终伴随着亡妻具体可感的生活形象的镂刻,这使作者一腔对妻子的依恋之情如涓涓流水、生生不息,同时又更为生动地表现了昔日的生活场景。悼亡之情,既变得可感、可信,又显出可痛、可恋。

  亡妻的形象,在作者笔端栩栩如生,神态可鉴。这个柔顺、温良的家庭女子,慈爱而可亲。四个孩子都由自己喂养,不管男女大小,都“一般儿爱”;她贤慧之至,不但为丈夫吃苦,更时时为他分忧。她用自己的金镯子资助丈夫求学,平时辛勤持家,就是在逃难中,拖儿带女,还不忘丈夫一大箱“捞什子书”;她柔顺如水,默默忍受婆家和娘家的气,决无怨言,即使极受委曲,也只是“抽噎着流眼泪”,从不回嘴。及至到了病入膏肓,还一意隐忍、克己劳作,作者正是透过亡妻为养儿育女、操持家务、经济胁迫、战乱奔波种种拖累而积劳成疾,一病不起的生活史,刻写出了她美丽动人的人性世界: 她至爱至亲的品德、温柔敦厚的气质、贤淑慧德的礼仪、俭朴勤快的风范。而与此同时,作者深藏于心的怨、恨、悔、恋……一切由追忆勾起的对亡妻的情愫,尽在不言之中,这种由形象的描塑寄托情思的笔法,正是朱自清“意在表现自己”的巧妙之处。

  《给亡妇》表现了朱自清的一贯文风: 不事雕琢,摒弃藻饰。一情独注,娓娓道来。正所强哭虽悲不哀,至诚的情感总是朴实的、自然的。作者始终以一腔至情牵动文笔。通篇俗白、无一晦涩之词; 筑章段句,平朴自然; 书信体的叙述笔调,更推动情感的波澜跌宕起伏、回旋无穷,这种素朴的语言风格,恰恰是作者刻意追求的“谈话风”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