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交通习俗

2017-05-22 11:16:00 知识

  畲族是个山居民族,畲村聚落多为偏远之地,出村进寨的多是崎岖难行的羊肠小道。传统上,除日常生产、生活靠步行外,交通运输也完全靠肩挑、人扛、背驮,对特别重的物品,则需要几个人合力抬运。长期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形成了畲族特殊的交通习俗。

  一、交通运输工具

  肩挑的工具有扁担、竹杖。扁担的使用最为广泛,有竹制和木制的区别,以竹制为多,品质也更优越。一根好的竹制扁担能承受近200斤的重物,是畲民生产运输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竹杖也叫“枪担”“串担”,为两头削尖的直径为7~8厘米的竹棍,主要用于挑捆绑的柴火、青草、稻草等物。

  装载小件或散状物品主要是箩筐、提篮、畚箕等竹制工具和麻袋,这些也是畲村农家必备之物,现在除箩筐、提篮、畚箕外,也多用呢绒袋、塑料袋,麻袋已经比较少见。

  捆绑工具有棕绳、麻绳、藤蔓和竹篾等传统的捆绑绳索。棕绳、麻绳是最常备的绳索,因此在畲村,棕和麻也是最常见的植物之一。藤蔓是畲民上山劳动漫山可得的简易绳索,但使用需要一定的技巧。竹篾分为生篾和熟篾两种:生竹篾即砍下新鲜竹子后,片竹为篾,取柔韧性较好的篾青(竹子表层的篾片) 作为捆绑之物。使用生竹篾有比较大的限制,一方面劳动场地必须有竹可砍,另一方面是使用者必须有熟练的片篾技术,因此并非人人、时时可以片篾为绳。熟篾也叫“竹麻”,是腌制制作竹浆纸的竹麻的篾青。在每年农历二三月,春笋初发枝条,即将成竹时,砍下截成约两米的段,破成一寸许的笋片,码在“湖塘”中,以石灰腌制一段时间,待竹肉软烂,即可 “洗竹麻”。剥下的竹肉,即为制作竹浆“玉扣纸”的基本原料,而剩下的篾青则变得金黄、柔韧,是制作蔑绳和箩筐锁口的上好材料。

  二、“挑长担”

  “挑长担”是畲民对长年累月跋山涉水,挑重担、走长路的工作的称谓。由于深居大山,物资运输困难,生存不易,畲民肩挑日月,风里来雨里去,大多练就了一身“挑长担”的好身手。不少畲民为了生计,充任“舆丁及担夫,余力耐劳剧”①。一些畲民甚至冒着沿路匪患抢劫的危险,肩挑一百多斤,翻山越岭,走乡过县,一去数日,换取微薄的“脚力钱”养家糊口。其肩挑重担、风餐露宿的艰辛路程,谈起来令人心酸。

  三、路亭

  路亭也叫“茶亭”“凉亭”“歇脚亭”。进出畲村的道路山高路险,石级蜿蜒,畲民出行不易,运输艰辛。为了让行路的客商、村民和挑夫有一个歇脚的地方得以片刻休息,进出畲村的道路多间隔二三里便建有一座路亭,亭子大小不一,大的二三十平方米,小的十余平方米。或青砖碧瓦,或土墙泥瓦,建筑在往来的通路旁。多三面砌墙,一面临空,当路的两壁开着无门的门框。路亭门侧多镌有韵味清新的应景对联,路亭中正梁多以楷书书写修建或重建、重修时间,偏梁多书造亭董事、捐款者及工匠姓名,靠墙则有供人歇息的板凳或铺有石板的土台。大的路亭还有亭柱支撑,亭柱一般题有楹联,有的还书有亭额,多出自当地名人之手。亭子两侧柱间有木枋做的固定板凳,供路人歇息。小的路亭则没有亭柱。路亭的旁边一般都凿有一眼泉水,放着竹筒或瓷碗,以便过客喝水。在集日赶场的日子,邻近村落的路亭甚至还有热心村民供应的热茶。

  路亭在畲族山区俨然成了充满文化韵味的公共空间。不但便于旅途遥远的过客及时小驻,更可以接待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无处投宿时借此歇息。对田头劳作的农民,这又是天然的耕余休息之地,日中时刻,可以静坐进餐,遮风避雨,夏避炎阳。坐于亭中,认识的不认识的,相互攀谈闲聊,或天下大事,或家长里短,天南海北,俨如熟客。路亭的山墙则是过客抒发情感、信手涂鸦的绝好场所。在文化并不发达的畲乡山区,路亭墙壁却可以看到蔚为壮观的诗、书、画!

  20世纪50年代后,畲村开始修筑机耕路、林业公路、山区公路。交通运输工具也逐渐从肩挑、手提、人行到人力板车、自行车,再到拖拉机、摩托车、小货车,畲村落后的交通面貌正逐步地得到改善。

  畲族山区常见的路亭摄影:钟伯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