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人民坚定维护祖国统一

2017-05-22 15:37:00 知识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畲族人民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其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统一台湾的过程中,畲族人民不畏牺牲,功不可没,涌现了如“破肚将军”蓝理等英雄人物;二是在台湾统一之后,为开发台湾,畲族人民尽心尽力,出现了“治台名将”蓝廷珍、“筹台宗匠”蓝鼎元等著名人物;三是近年来,通过宗族联谊的方式,积极推动闽台、陆台民间交往,以自己的方式为台湾最终回归祖国做出努力。

  一、为统一台湾作贡献

  清顺治三年(1646年),南明王朝在东南沿海已无回旋之地,郑成功深感形势紧迫,“附近无可措足,唯台湾一地离此不远,暂取之,并可以连金、厦而抚诸岛”。然后,“广通外国,训练士卒,进则可战而复中原之地,退则可守而无内顾之忧”。于是郑成功作出“亲征”台湾的重大决策。

  1661年农历二月,郑成功率领众将士在金门“祭江”,举行隆重的誓师仪式,其中不少军士便是闽东、闽北和漳厦一带的畲民。四月初一,郑成功的舰队利用海潮,避开荷兰守军的火力,经鹿耳门在禾寮港、北线尾顺利登陆。在台湾汉族、高山族人民的支持下,经过10个月的战斗,毙伤荷军 1600多人。1662年农历二月初一,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签字投降,荷军交出了所有城堡、武器、物资,包括伤病员在内的约900名荷兰军民。最后由揆一率领,乘船撤离台湾。至此,荷兰侵略者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宝岛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军事斗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成功尝试。通过这一斗争,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因而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收复台湾不久,民族英雄郑成功不幸病逝,其子郑经继位,继续治理台湾,与大陆上的清王朝分庭抗礼。康熙帝多次招抚不成,便下决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1681年,长期主政台湾的郑经去世。郑经死后,郑氏家族因诸子争位内部矛盾激化。清政府也在这一年最后平定了“三藩之乱”,能够腾出手时间来考虑平台的问题,康熙帝决定起用施琅攻台。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领水兵2万余人,大型战船300余艘,中小战船230余艘,从福建铜山(今东山) 海域扬帆起程,一路乘风破浪,锋芒直指台湾的战略前哨澎湖列岛。在攻台的关键性战役澎湖海战中,受命为征台前部先锋的漳浦畲族人蓝理大显神威,率7艘战船冲入刘国轩统帅的台守军战舰群中,共击沉、焚毁郑氏船只14艘,焚杀郑氏官兵 2000余人。蓝理在此次战役中被炮弹弹片击伤腹部,肠子流出腹外,但蓝理把肠子塞进腹内,用衣布裹紧,仍带伤奋勇冲杀,其神勇令守军将士胆寒,很快败退。施琅闻捷报大喜,奏疏蓝理首功。

  数日后,施琅的舰船遭到郑军舰队的围攻,蓝理率兵前去救援,郑军远望清军舰队的风蓬上绣着“蓝理”二字,心胆俱破,一触即溃,蓝理下令追击,乘势收复了澎湖列岛。八月,清军平定台湾。蓝理因战功显赫,被授予参将,加左都督。

  蓝理拖肠血战的事迹也深受康熙帝的赞赏,先后授蓝理为河北宣化府总兵官,挂镇朔将军印,任浙江督军、定海总兵等职。康熙曾多次向王公大臣介绍蓝理澎湖血战的事迹,并将蓝理引荐给皇太后,称其为“破肚将军”。从此,蓝理“破肚将军”的名号闻名全国。

  蓝理不仅在康熙统一台湾的战斗中战功卓著,还为新疆的稳定作出了贡献。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新疆准噶尔部叛乱,清廷派兵征讨,蓝理以总兵衔,在都统穆尔赛麾下协理北路军务。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平叛功成,蓝理以年老奏请致仕。翌年卒于北京,享年71岁。

  为表彰蓝理的功绩,康熙先后两次为蓝理题写御书榜文:“所向无敌” 和“勇壮简易”,并赐蓝理花翎、冠服。在当时,能受此殊荣的非满族官员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