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人民坚定维护祖国统一[第2页]

2017-05-22 15:37:00 知识

  二、为开发台湾尽心尽力

  由于大量山地未开发,土番民化未开,统一后的台湾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困局,以至于一些清朝官员提出了把土番居住的山地划为“弃土” 的主张。在这样的背景下,蓝廷珍、蓝鼎元挺身而出,对台湾的治理和开拓提出了一系列很有远见的建议与措施,对台湾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蓝廷珍出身于福建漳浦农村,少年时因不甘困守穷乡,投奔时任定海总兵蓝理的麾下。因屡立战功,被擢升为澎湖副将,不久又授予南澳镇总兵之职。康熙六十年(1721年) 夏天,台湾朱一贵起兵,占据府治,被推为“中兴王”,一时“全台俱陷”。闽浙总督满保急调南澳总兵蓝廷珍入台镇压。蓝廷珍统领水陆大军,从鹿耳门登陆,采取“止歼渠魁,余勿问”的分化战术,经过七天激战,平定叛乱。

  平台后,蓝廷珍奉命继续留台,署理提督职务,前后有三年之久。面对闽浙总督满保等人以山地土番难治为由,把山地划为“弃土”,下檄文划界迁民、禁止出入的做法,蓝廷珍表示坚决反对。他认为:“人无良匪,教化则驯;地无美恶,经理则善。莫如添兵设防,广听开垦,地利尽,人力齐,鹦鸣狗吠相闻,而彻乎山中,虽有盗贼,将无捕逃之薮。何必因噎废食,乃为全身远害哉?”谈到“划沿山之界,禁出入”的弊端,蓝廷珍更是感慨陈词,呼吁不可随便抛弃台湾一寸土地。他说:“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余里,糠谷之利甲天下。过此再四五十年,连内山山后野番不到之境,皆将为良田美宅,万万不可遏抑。”表现了他在事关中国领土问题上独到的政治眼光和卓越的从政能力。最终,满保采纳了蓝廷珍的建议,取消了划界迁民的计划。

  为了改变清初台湾地方治安混乱状况,蓝廷珍实行保甲制度,加强乡政建设;实行团练制度,加强防务建设。蓝廷珍还亲自组织开垦荒地,发展生产。有很多来自漳浦的移民,从“漳浦寮”出来帮助蓝廷珍安定社会,发展农业,对台湾早期的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率领官兵开垦了“蓝兴堡”,也就是现在的台中县太平乡、大雅乡、鸟日乡和台中市区一带,成为台湾开发史上最早、最大规模的军垦之一。他还听从其族弟蓝鼎元建议,采取加强汉族和居住在高山上的少数民族的团结,完善台湾防务,鼓励垦殖,发展生产等一系列“理番”政策,这些政策被历代治台者引以为法,影响极为深远。

  雍正元年(1723年),蓝廷珍因平台治台功勋卓著,升任福建水师提督,加左都督。雍正七年(1729年),蓝廷珍病逝于任所,被赠太子少保。

  蓝鼎元是另一个为治理台湾贡献颇多的畲族贤达。康熙六十年(1721 年) 夏,蓝鼎元随族兄蓝廷珍征讨台湾,为治理台湾出谋划策。在蓝廷珍署理台湾期间,蓝鼎元撰《平台纪略》一卷,详细陈述了治理台湾的十九条措施,其中“行垦田、复官庄、恤澎民、抚土番、招生番”等尤为切中治台时务,见解独到,为历来治台官吏所重视。蓝鼎元也因之被称为“筹台宗匠”。

  蓝鼎元与其族兄一道,大力反对将山区划为“弃土”的不智之举,呼吁台湾山地万万不可抛弃,特别强调山地之重要。他说:“台湾山高土肥,最利垦辟,利之所在,人所必趋。不归之民,则归之番与贼。即使内乱不生,冠自外来,将有日本、荷兰之患,不可不早为措置。”他还提出增设县制的设想:北路地方辽阔,自昔空虚,分诸罗县地为二,在半线以上另置一县,拟名“彰化”;淡水地势重要,人口日增,置淡水厅。蓝鼎元的意见,经蓝廷珍上呈,多被朝廷采纳。雍正元年(1723年),台湾增设彰化县、淡水厅和澎湖厅。

  面对统一后的台湾性别失衡,男多女少、青壮年难以成家的严重社会问题,蓝鼎元对清政府禁止移民携眷赴台的政策提出了批评。在《论台湾事宜书》《东征集》中,他列举了移民“皆丁壮力农,无妻室,无老耆幼稚”, “一庄有家室者百不得一”等大量严酷的事实,提出了“欲赴台耕种者必带有眷口,方许给照载渡,编甲安插。台民有家属在内地,愿搬去台湾居者,许县呈给照赴内地搬去,文武汛口不得留难”的建议,以改变当时台湾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状况。在蓝鼎元等官员的建议下,雍正九年(1731年) 清政府实行凭照携眷入台政策。

  正是在蓝廷珍、蓝鼎元等一批开明官吏的治理下,台湾的经济逐渐发展,社会日益繁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