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人民坚定维护祖国统一[第3页]

2017-05-22 15:37:00 知识

  三、为和平统一作贡献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大批畲家子弟奔赴抗战前沿,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蒋介石率国民党军队退守台湾,台湾由此成为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悬置至今。一湾浅浅的海峡,像一道深深的伤口,时时刺激着两岸人民的团圆梦。

  据闽东族谱资料记载,唐景福元年,盘、蓝、雷、钟四姓360余口,跟随王审知从海道来闽,在连江马鼻登岸,后徙居罗源,再由罗源迁居闽东的宁德等地。在大陆畲族同胞口头中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当年盘、蓝、雷、钟四姓族人分乘4艘船随王审知北上福州,途遇大风,“盘”姓大哥的船被吹散,不知所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福建几乎没有盘姓畲族同胞的历史事实。

  与闽东畲族从闽南、闽西一带迁徙过来一样,台湾盘、蓝、雷、钟四姓同胞主要也是清代的时候从闽南、闽西一带迁徙过去的。迁徙的原因比较复杂。清代初年,闽南漳州地区蓝姓畲族人,他们加入了大清水师,随施琅将军收复台湾,其中涌现出了著名的水师将领蓝理、蓝廷珍、蓝元枚等人。另外,古代闽南、闽西的客家人与福佬人都有宗族械斗的陋俗,处于这两地的畲族村也自然而然地深受其害,有的村落势必会卷入这种宗族斗争。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闽南、闽西的畲族聚落往往都是集结着数千人,这种聚落格局在闽东、闽北是极少的。宗族械斗的后果使部分畲族人被迫离开故土,消灾避难。如咸丰年间,闽南安溪善坛村在一夜间数十个年轻人抛妻弃子,逃亡海外,其中就有一部分人流落台湾。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是迫于生计或20世纪40年代末随国民党军政人员迁台的。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海峡两岸盘、蓝、雷、钟四姓宗亲曾天各一方,没有往来。20世纪80年代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与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始合作研究闽台族群问题,打破了两岸民族文化交流的坚冰。漳州开展了多次蓝鼎元学术研讨会,最引人注目的是台湾记者钟俊升,遵照祖辈的遗愿来到闽南寻根问祖,他到了安溪善坛村才知道自己是畲族人。钟俊升作为第一个深入大陆乡村采访的台湾记者,又意外知道了自己的民族宗源,这个消息曾在闽台产生巨大的新闻效应。此后,外迁台澎金马各地的盘、蓝、雷、钟各姓畲族通过族谱对接,不断到大陆开展寻根问祖的活动。

  淳朴善良的畲族山民

  2008年9月19日上午,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福湖村张灯结彩、鞭炮齐鸣,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唱起动听畲歌,迎接20位寻祖恳亲的盘姓台胞。畲族有盘、蓝、雷、钟四大姓,但长期以来,罗源畲族唯独缺少盘姓族人。这里的乡亲只知道有一支盘姓畲族外迁,但定居何处却不得而知。寻找盘姓兄弟归家认祖,四姓兄弟团圆,成了一代又一代罗源畲族人的最大心愿。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闽投资的台商张环城了解这个情况,经过他牵线搭桥,两岸穿梭对祖谱,畲族失散千年盘大哥终于在台找到了。几经接触,2008年9月 19日,这批盘姓台湾同胞来罗源寻亲,成为1949年以来首例两岸少数民族的族谱对接认祖归宗大团圆。

  2009年12月8日,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族谱对接恳亲会在漳州举行。国家民委、省民宗厅、漳州市的领导,与两岸近200位少数民族同胞共同参加了族谱对接、宗亲座谈、参观祭拜、项目对接等活动。近年来,漳州市相继组织人员赴台港澳、浙江和福建宁德等地开展族谱对接工作。目前,已对接上的从漳州迁移外地的畲族后裔人口有50多万人,其中台湾5.6万人。各地畲族同胞查清了祖籍脉源,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台湾退役海军少将蓝成龙,通过族谱对接获知老祖宗来自漳浦后专程赶来寻根,他热泪盈眶,感慨万千。通过近年来的族谱对接,漳州作为畲族重要祖居地、台湾畲族重要发源地得到各地族亲普遍认同。

  虽然外迁港澳台的盘、蓝、雷、钟各姓同胞的族属尚未得到正式的认可,但通过族谱对接和寻根、寻亲活动,各姓宗亲畅叙亲情,大大加强了联系和沟通,进一步印证了闽台一家亲、陆台骨肉相连的客观事实。这些民间的宗亲交流活动,对于促进两岸的了解和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