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摩的社会贡献

2017-06-05 17:25:15 知识

  毕摩在彝族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创造并传承传统文化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其社会作用和功绩也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彝文文献

  一、创造和规范彝族文字

  彝文文字的创造,是彝族毕摩活动的一大成果。古彝文是怎样创造的? 《清一统志》卷四八四载:“唐阿畸,纳垢夷之后,隐山谷,撰字如蝌蚪,三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号韪书,爨人今习之,以为书祖。” (注:不是书的祖,应是实楚,尼什搓之音译)

  《新编云南通志》卷九云:“唐阿畸,纳垢夷之裔,隐居半山修行,有道,撰字如蝌蚪,三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字,号曰‘韪书’,占天时人事,亦多应验。”

  贵州《大定府志》卷九十三《风土志》载:“安国享所译夷书九则,内载阿畸唐时纳垢酋,居岩谷,撰爨字……。”

  显然,三书的记载都承袭了一个说法,是唐朝时,纳垢阿畸创造彝文的。此说源于何处,无从考察,但明显的与彝文的记载大体一致。如前所述,滇南彝文文献《尼苏夺节》中也记载天神尼拾搓等六位天师贤人创造彝文,并编写彝族伦理道德书籍以及图纳上天求学彝文彝经,并招徒传彝文彝经的事。四川凉山彝族传说,彝文是阿诗拉则和神鸟阿凤布浓创造的。贵州《西南彝志》记载:恒阿鲁“创造供奉祖先,发现了天地根源,并创造了象形文字”。这些记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彝文文字的创造和规范,并撰写彝文文献典籍归于毕摩的功劳。

  二、规范彝族习俗及丧葬礼仪

  各种民族习俗,起源是多种多样的,但形成习俗,千百年流传不衰,其中必定有不断补充完善和发展及规范的过程。否则,就不可能形成整个氏族共同崇奉的习俗。我们今天看到的彝族,不论生活在何地,其生活习俗大体一致,可见是统一规范的。这种习俗的规范,不论是祭祀习俗、人生礼仪,包括出生、成人、恋爱婚姻或死亡丧葬,还有各种民族节日,在远古社会乃至今日,都离不开毕摩的主持和指导。如祭祀神灵,毕摩要主持祭祀,念诵《祭祀经》;婴儿出生,要请毕摩取名,并念《祝福经》;结婚要请毕摩主持婚礼,并要唱《酒歌》及念诵《拜堂经》《驱射作弄经》;丧葬要请毕摩主持并念诵以《吾查》《们查》《指路经》和《饯行经》等为主的若干彝文文献经书。毕摩作为各种习俗活动的主要主持者,一切程序都要按毕摩的安排进行。因此,彝族各种习俗的兴起、发展到完善、定型,其中毕摩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发展彝族医药

  在彝族的古代社会中,医疗是毕摩的一大活动内容。古代彝族先民信奉多神崇拜,神鬼观念极重,人的生老病死,都认为是鬼神在起作用。因此,人一旦生病,就要请毕摩祭神驱鬼。有的病仅靠祭神驱鬼是不行的,还需要靠药物治疗。因此,毕摩在医疗上常用“神药两解”的方法。便由此发展了彝族独特的彝族医药学。草医草药的应用,是群众性的,但集大成者,非毕摩莫属。毕摩掌握文字,他们常用彝文将彝族群众使用的草药方子记录成文,传之后世,如祭祀经典中的《采药炼丹经》《寻药找药经》《献药经》,就是较早的医药著作。唐南诏之后,随着医药的发展,有很多医书问世,如四川凉山的《造药治病书》、贵州的《启谷书》、云南楚雄的《双柏彝族医书》、云南红河的《元阳彝族医书》、云南玉溪的《哀牢山彝族医药书》《聂苏诺期》和禄劝的“彝族药方”等,所记录的药物、药方、治疗的病种,都在数百种以上。不仅有药物书,还有医药理论书,如四川凉山彝族的《医算书》、云南弥勒彝族的《二十八穴针灸书》和《查病神方位书》,将天文历法、阴阳五行,用于人体生命节律的研究,预测人旺衰死绝,以掌握医疗主动权,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四、编制天文历法

  彝族古代曾创造使用一个以十二生肖轮回纪日,每月36天,一年10个月,共360天,外加5~6天为过年日的“十月太阳历”。并且彝族古代还曾创造过许多历法,如“人体历法” (亦称“月经历法”)、“十八太阳历”“十月兽历”,“十月太阳历”可以说是集各种历法的优点而成,它曾经给予华夏文明的形成以极大的影响。这些历法的创造都与彝族毕摩有关,他们不仅是这些历法的创造者、运用者,同时也是保存者、传承者。从远古母系制社会到父系制社会,在彝族先民的部落王国时代中,毕摩一直是各种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为畜牧、农耕而进行天文观察、编制历法,是彝族毕摩的一大职责。近年发现的各种古代历法,也都与毕摩有关,如“人体历法”,是云南宁蒗县几个彝族老者提供的,“十八月历法”是云南武定县一老毕摩提供的,“十月兽历”是云南弥勒县五山乡老毕摩杨家福世代保存的彝文文献典籍,“十月太阳历”在川滇大小凉山发现,并延至今日还传承着,与彝族毕摩有关。

  彝族太阳历

  五、整理彝文经籍,发展繁荣彝族文化

  彝族是一个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蕴藏而著称的民族。在数以万计的彝文古籍中,文学作品占有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有《创世史诗》《英雄史诗》《抒情长诗》《叙事长诗》,有众多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谚语,大多用五言句诗体写成。这些文学艺术作品,都是毕摩根据民间口头文学作为蓝本,搜集整理,加以适当创作而成的。因此,要说彝族历史上的文学艺术作品,凡见诸文字的都是毕摩辛勤劳动的结果。

  毕摩不仅是彝族文学从口头传说到文字作品的成就者,而且许多毕摩本身就是彝族民间最具才华的歌手和艺人,他们一方面积极搜集整理民间流传的优秀的口头文学,使之变成经典,传之后世;另一方面积极从事创作彝族文学,不断丰富彝族文学宝库,象举奢则、阿买妮之类的大毕摩,就有许多个人创作的作品,不仅有文学作品、诗歌、故事、历史传记,而且还有文艺理论著作,如《彝语诗律论》,就是他们的名著,在文坛上颇有影响。

  六、总结占卜预测

  近年的研究表明,八卦、阴阳五行、太极均源于彝族远古文化。彝族先民在创造彝文字的同时,以八方观念、阴阳观,金、木、水、火、土五行要素相结合,创造了原始八卦,运用于占卜活动,作为“阴阳结合,万物始生” 的朴素的唯物观解释宇宙形成的原理。颇有代表性的是《宇宙人文论》《彝族八卦》《五行测寿》以及流传各地、大同小异的《玄通大书》等,还有许多占卜类卦书。这些东西作为彝族先民文化的一部分,其创造者、传承者当属彝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毕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