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行全国 凤阳花鼓的由来

2017-07-09 15:39:22 知识

  旧时,江南一带,每到冬季,经常可以看到唱“凤阳花鼓”的。一个女人敲鼓、一个女人鸣锣,“咚咚锵、咚咚锵”地奏上一阵后,看看围聚的观众渐渐多起来,就咳咳嗓子,边击锣鸣鼓边演唱起来。歌词唱道: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有钱人家卖田地,无钱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女卖,背起花鼓走他乡。

  其曲调婉柔动听,歌词也哀怨感人,听者大都会心情激动起来,生出些爱怜之意,有的甚至还会流几掬同情的眼泪,至于慷慨解囊,掏出钱来救济一番,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据说,唱“风鼓花鼓”的,并非风阳地方真的闹饥荒而外出卖唱谋食,岁熟年丰时,她们也照唱不误。外出卖唱只是她们的一种职业。不过,凤阳一带民间妇女外出唱花鼓这一职业的形成,据考,倒真的跟凤阳籍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

  明朝初年,大乱甫室,百废待兴,北方尤其衰败。朱元璋为了恢复北方经济,振兴因兵祸衰败的地区,先是下令:“着浙江等处及直隶(今南京)府州市民,见丁出钱,买马往北地当驿站。”此令一下,于是兵部派员到杭州、湖州、严州、衢州、金华、绍兴、宁波、直隶、徽州等地,强令有钱富民出资买马,举家迁往凤阳到郑州一线,担当驿传劳役,称为驿户。以后,朱元璋又几次下令,强迁江浙富户移民北方,其中皇帝老家凤阳一地,就充实了杭、嘉、湖、苏、松五府迁去的富民十四万户。

  这些生长于江南鱼米之乡的百姓,一下子到了荒僻州县,哪能适应?他们朝思暮想重返故乡,但朝廷明令禁止“逃归”,所以,只好在冬季借口年荒,装成逃荒的乞丐,男女老幼,成群结队地行乞潜回故乡,扫墓省亲,过了年再凄然离去。年复一年,竟成习俗,并且形成了北方妇女以唱 “凤阳花鼓” 为谋食的职业。明初诗人贝琼的《已酉清明》诗云: “有酒谁浇千岁魂,子孙尽发濠州往”,说的就是这一史实,并对迁户者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

  明末清初,这种本为凤阳一带妇女所专有的职业性 “凤阳花鼓”,已被各地的“出会”活动所吸收,逐渐地发展成为年岁节庆及迎神赛会时所出演的歌舞百戏中的一种民俗舞蹈。如江浙地区旧时的庙会活动,据《东阳风俗志》记载,要“将庙中佛像抬出,或另塑小佛像,放于形如亭阁的佛轿中绕街游行。佛轿前香灯引路,乐队开道,继以纸马、神像、旗队。佛轿后,有十字莲花、讨饭莲花、十二花名、七朵花、八洞仙、打花鼓、骆驼班、踩高跷、高抬阁、打霸王鞭、舞铜钿剑、跳大头舞等十数种仪仗,最后由狮子班、罗汉班压阵,队伍浩浩荡荡,热闹壮观。”其中的“打花鼓”,同书载曰: “打花鼓,妇女若干,装扮成 ‘大脚婆娘’,边走边演 ‘凤阳花鼓’,俗称之为演 ‘凤阳婆’。”既然是装扮,“凤阳婆”的角色必然是由当地民间女子饰演,由当地的小脚女人饰演“大脚婆娘”,其中的谐趣是可想而知的。又如北京地区的正月十九白云观“燕九之会”,其仪仗中也有“凤阳花鼓”的演出,对此,清人孔尚任、陈于王、袁启旭等人的《燕九竹枝词》都有吟咏。孔尚任咏曰:

  秧歌忽被金吾革,袖手游春真可惜。

  留得凤阳旧乞婆,漫锣紧鼓拦游客。

  陈于王咏曰:

  小儿花鼓凤阳调,士女周遭拍手笑。

  又有一班装更奇,十番车上诸年少。

  袁启旭咏曰:

  秧歌初试内家装,小鼓花腔唱凤阳。

  如蚁游人拦不住,纷纷挤过蹴球场。

  另外,旧时的北京,还有名为“打连厢”和“十不闲”的歌舞百戏,当与“凤阳花鼓”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清人兰冬生《侧帽余谭》谓:打连厢,“盖一二雏伶,乔扮好女郎,执檀板,且歌且拍”。清人郭尧臣的《江湖杂剧》中收有“打连厢”的唱词,其词曰:

  十年倒有九年荒,惭愧人人说凤阳。

  板凳一条骑槛坐,大家来听打连相。

  清人李声振的《百戏竹枝词》“十不闲”条载曰: “十不闲,凤阳妇人歌也。设一桁,若簃架然,上铙、鼓、钲、锣各一,歌毕,互击之以为节,名打《十不闲》。”并有诗咏曰:

  铙鼓钲锣备特悬,凤阳新唱几烟鬟。

  问渠若肯勤蚕织,何事夸人十不闲。

  清代以后,“凤阳花鼓”已随凤阳妇女的足迹行遍全国各地,并进入东南亚地区,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结合,发展成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娱项目,而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