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花鼓介绍

2017-02-21 11:35:00 知识

  安徽省凤阳县,被人们称作花鼓之乡。这种民间歌舞,因演唱时用两根鼓条轮流击鼓配合。得名“双条鼓”,鼓条梢头扎有各色花绒,又叫“凤阳花鼓”,在演唱时,有锣配合.故也称“花鼓小调”。

  凤阳花鼓的形成,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他在1368年做了皇帝后,要在自己家乡——凤阳建一个中都城,从各地移民,大力经营凤阳。《明史·食货志》:“明初,尝徙苏、松、嘉、湖、杭等州之无田者四千余户,往耕临濠”,“复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由于战争灾祸,加上大兴土木,以致大片大片的土地荒芜,致使凤阳人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开始是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出去逃荒卖唱,她们置不起锣鼓,就以碟当锣,以碗当鼓。她们又刚刚成熟,为防遭人暗算,就以白手帕包头,白腰带柬腰,以示虽然讨饭,但洁白无暇,不容欺侮。接着是老弱妇女出去逃荒。清初史学家赵翼在《陔余丛考·凤阳丐者》中说:“江南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间乞食,到明春二三月始回。”她们不约而同地唱着:“说风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花鼓初属秧歌一类的民间歌舞。由碗碟发展为花鼓,近似腰鼓,斜背肩上,双手敲击,和之以锣。后为外出卖艺方便,将腰鼓改为扁形小鼓,似碗口大,左手执鼓,右手持两根2尺长用竹根做成的鼓条敲击,边敲边唱。曲调吸收当地的秧歌,节奏鲜明,舞姿轻盈。它随着凤阳外逃的人流广为流传,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曾遍及大半个中国。清代诗人孔尚任写道:“凤阳少女踏春阳,踏到平阳(山西平阳)胜故乡,舞袖弓腰都未忌,街西勾断路人肠。”清代袁启旭写道:“秧歌初试内家装,小鼓花腔唱凤阳,如蚁游人拦不住,纷纷挤过蹴球场。”

  传说,有次朱元璋早朝,在宫楼上看到凤阳花鼓演唱的少女们,挺新鲜的,当他得知是来自帝乡的人唱凤阳花鼓,兴上加兴地说:“朕做了皇帝,家乡人也跟着沾光,她们唱着过日子咧!”真是荒唐透顶,明清《万曲选锦》收有的凤阳花鼓词,大多是和前一首词内容一样,是咒骂朱皇帝的。如“白云千里过长江,花鼓三通出凤阳,凤阳出来朱皇帝,山川枯槁无灵气。”“妾生爱好只自怜,怀抱琵琶不值钱;唱花鼓,过黄河,泪花更比浪花多。”当年凤阳灾民身背花鼓,过黄河,渡长江,离乡背井,走南闯北,泪花多于浪花,无限悲苦包含在唱词中。建国后,广大农民摆脱了贫困,凤阳花鼓以新的歌声,喜庆丰收,讴歌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