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资料简介】织锦的历史发展文化介绍

2017-12-22 11:37:19 知识

  织锦是我国民间最具特色的织造工艺之一,是各族妇女展示智慧的园地。由于历史渊源、地域关系、生活环境、民俗文化传承的差异,构成了绚丽多彩、又各具独特风格的艺术品种。著名的有蜀、宋、云三大民间织锦以及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织锦。

  蜀锦是汉至三国时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带)所生产的特色锦的通称。春秋战国时期蜀锦已经出现,到汉代已很兴盛。《后汉书·公孙述传》有“蜀地沃野千里……女工之业覆衣天下”之说。三国时,蜀锦是蜀国国民赖以生存的大宗产品。蜀汉丞相诸葛亮曾上书:“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为此,设置“锦官”专管蜀锦生产,成都也因之称为“锦城”。到唐代,蜀锦则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生产的团花纹锦、赤狮凤、蜀江锦等多种织品,畅销国外。日本人对其备加喜爱,称之为“蜀江锦”,就连圣德太子妃也拿来做服饰。她的蜀锦服装至今还藏于东京博物馆。

  蜀锦图案多姿多彩,传统产品有雨丝锦、浣花锦、方方锦、条花锦、散花锦等。其中浣花锦是宋朝人从“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唐诗中得到启发而设计的花样。图案意境深长,耐人寻味。蜀锦织造至今仍保留着传统工艺制作的经锦,质地紧密厚实,色彩艳丽光洁,是有别于其他织锦的重要特点。

  随着时代的需要,如今较流行在细地纹上装饰各种大朵花卉的锦上添花锦、团花嵌金寿字锦、佛彩锦、宝相花织锦等,则体现了生活的喜庆和吉祥。

  宋锦主要产于江苏苏州,因具有宋代织锦风格,又叫宋式锦或仿锦,故人称“宋锦”。宋锦具有古色古香的韵味,其色彩高雅清淡,古朴含蓄。其中八达晕锦、毯路双鸟纹锦、灯笼锦等是其代表。

  吴越一带历来是丝织发达的地区。相传唐末五代后蜀降宋时,其库存织锦为北宋所继承。南宋高宗定都江南后,为满足当时宫廷朝服和书画装饰的需要曾大量织造,当时生产的品种已有紫鸾鹊锦、紫百花龙锦、纳锦、青楼台锦等四十多种。元、明后,民间又流行将写生花卉修饰连接,如缠枝莲花和穿枝牡丹,以及花与鸟配合的各种图案,浑然一体,成为宋锦的特点。明、清以后,随着民间作坊的兴起和发展,成立行会组织,出现了蒋万顺、徐隆茂、周万和等名家。清末陆万昌作坊所织造的宋锦曾获南洋劝业会金质奖章。解放后,宋锦工艺繁花纷呈,大放异彩。

  云锦是江苏南京各种传统提花丝织品的总称,因锦纹瑰丽,有如云彩而得名。云锦始产于南北朝时期,是历朝享有盛名的产物。元、明、清三代都在此设立专门机构,管理云锦的织造。明、清时,除官局织造外,民间作坊已很繁荣,特别是道光年间,几乎户户织锦,人人从艺。

  云锦工艺精巧,品种繁盛,享誉遐迩,也成为文人笔端和民间口头文学的丰富内容。曹雪芹少年时代生活在织造世家,对云锦服饰非常熟悉,在他的《红楼梦》巨著中多有这一方面的描述。如“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肩袄”、“水红妆缎狐嵌褶子”等。早年间,民间还广泛流传过七仙女帮董永织绢还账赎身的爱情故事,因为七仙女所织的绢,上面的花头像天上的彩云,人们就叫它“云锦”。于是,织云锦的手艺也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从前,在南京雨花台脚下,有过一座云锦娘娘庙,庙里供奉的云锦娘娘就是七仙女。

  云锦品种多,实用性强,传统有收花、织金、库缎、织锦等类。常用图案有花草、鸟兽、虫鱼、瓜果、云纹等,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云纹应用多,是云锦的独特之处。云锦配色艳而不俗,浓而不重,色彩对比强烈统一。民间艺人将色彩搭配编成口诀:水红、银红配大红;葵黄、广绿配石青;藕荷、青莲配紫酱;玉白、古月配宝蓝;秋香、古铜配鼻烟;枣酱、葡灰配古铜。

  著名艺人张福永出生于五代云锦桃花世家,其云锦作品历来深受欢迎,被誉为“张桃花”。1954年张福永在美术作者的协作下,整理出版了两千四百多份云锦传统图案资料,加注发表,成为民间云锦艺术的宝贵文化资料。

  少数民族织锦更是异彩纷呈,是我国民族地区最具特色的民间织造工艺,如土锦、壮锦、铜锦、苗锦、瑶锦等,不仅具有强烈的地域和民族风情,更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欣赏价值。

  起源于两千多年前汉代的土锦,是湘西、鄂西南土家族群众的传统手工艺品,当地俗称“打花”,主要用作被面,故也叫“打花铺盖”,土家语称“西兰卡普”。因织工精巧,色彩绚丽,很早就被奉为京都贡品。

  土锦,在土家人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民俗活动跳摆手舞时的披甲,祭祀时用于堂前的壁挂。同时,也是姑娘出嫁时的嫁妆和定情物。每逢年节或喜庆日子,土家妇女都穿上自己织作的服装享受美好生活。凡土家姑娘,从十来岁开始就学挑织,图案花色由简到繁。待成年后,她们织出的花样品种越多,就越被土家小伙子所喜爱。这正如民歌所唱:“白布帕子四只角,四只角上绣雁鹅。帕子烂了雁鹅在,不看人才看手足。”“手足”即是指评价姑娘织作的技艺水平。因此每个土家少女出嫁时都要准备大量精美的土家锦嫁妆。

【织锦资料简介】织锦的历史发展文化介绍

织锦小布袋 云南

  关于土锦,流传有一段优美的故事:一位聪明美丽、心灵手巧的土家族姑娘西兰,能织出人间所有的鲜花,惟独没有织出“寅时花开卯时谢”的白果花。西兰天天深夜独自守在后园的白果树下,尚不知嫉妒她的嫂嫂在背地说她品行不正。在一个月明之夜,突然白果花开,西兰摘下一朵对花私语。此时长兄酒醉回家,轻信谗言,火冒三丈,顺手拿起捶衣棒,奔向后园将西兰打死在白果树下。待长兄酒醒后,看见西兰已变成一只鸟雀,叫着“哥哥苦,哥哥把我错杀”,飞翔在堂前屋后,悲痛不已。每天只有长兄将西兰织的织锦盖在胸前时,西兰变成的小鸟才肯慢慢离去。每年清明春雨过后,小鸟飞回山寨,年复一年……这种鸟民间叫阳雀,也就是土家锦“阳雀花”中形态优美而造型独特的鸟形纹。人们为了纪念西兰姑娘,便将西兰织的锦作为被面代代相传。西兰已成为土家人民心中的织造女神。土家姑娘从西兰那里获得勇气与智慧,织进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

  土锦勾状纹样极多,许多图案勾勾相连,层层色变,犹如浪涌涛翻,寓意十分丰富。据土家人介绍,它是春天来临时冒出的新芽,是生命的拨动。土家姑娘对此更怀有特殊的感情,赋予更深的含义,正如她们唱的民歌一样:“四十八勾织得好,勾勾钩住郎的心。”

  全国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叶玉翠,九岁织锦,七十多年来,矢志不移,创作出不少优秀图案。1987年,著名织锦艺人易观莲负责织出大型壁挂“锦地大拉花”,产品作为土家锦的艺术精品,被北京民族文化宫珍藏。

  侗锦古称纶织,是湘、桂、黔毗邻地带的侗族妇女的重要传统手工艺品。多用于被面、床单、帐帘、头巾、服饰面料、背带以及姑娘们的定情信物等。早在乾隆年间,侗锦就以其织工细腻、色彩素雅而著称,并成为贡品。

  侗锦和侗家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在传统的祭祖仪式上,男女老少肩披纶织,以示不忘祖宗,继承先业。农历四月初六的“围野节”也是姑娘们向小伙们展示自织的侗锦以博得好评的时候。侗家姑娘一般在十三四岁就学织造,婚前要准备好嫁妆以及未来孩子的用品。这些织品往往不轻易示人。待出嫁时,才将织出的织锦送给婆家,表示自己出嫁了,同时也用以显耀自己心灵手巧。恋人赠送侗锦,更是情意深长。

  在侗家民歌中就有不少多姿多情的侗锦题材歌曲!这里先让我们欣赏两句刻画侗锦绚丽色彩和夫妻恩爱情感的有名诗句吧:

  郎锦鳞纹,侬锦鸭头翠;

  侬锦作郎茵,郎锦裁侬被;

  茵被自两端,终身不分离。

  侗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背带织锦纹饰精美无比。小孩出生喝满月酒时,外婆要送织锦花背带给外孙,常见的是一排小孩手拉手的图案,据说是多子多福、儿女成群的象征,是侗家妇女寄予子孙后代吉祥如意、长命百岁的美好祝愿!外婆送背带时还要与婆家对歌,以示祝福。

  壮锦是壮族织造的工艺品,产于我国西南部的广西、云贵及湖南一部分壮族地区。据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壮族地区就出现了一种名叫“葛布”的织锦,宋时叫“广西锦”。明万历年间列为贡锦。《粤西琐记》载:壮妇手艺颇工,染丝织锦,五彩灿然,与缂丝无异,可为被襦。凡贵官富商,莫不争购之。

  壮锦在壮族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壮乡处处可见。人们用美丽的壮锦装点着生活,除服饰外,壮家人还有结婚必用壮锦被面、生第一个小孩必用壮锦背带的习俗。

  传统壮锦由手工生产,以棉纱为经,丝绒为纬,经线多用原色,纬线色彩各异。色彩绚丽是壮锦的特点。凤凰图案在壮锦中格外突出,民间有“十件壮锦,九件凤”的说法。各种凤凰造型的图案,表现了壮族人的图腾崇拜。

  苗锦是我国西南地区苗族手工艺品。汉末因受蜀锦影响而产生。俗传武侯征铜仁蛮不下时,蛮儿女患痘,多有殇者求之,武侯教织此锦,故至今称“武侯锦”。

  苗锦中以织花带著称,主要有腰带、背裙带等,小巧精美,色彩明丽。花带是苗家姑娘的定情物,如意中人得到花带后,就系在贴身衣服上,并将花带吊须头有意露出,以示情有所许。同时花带也是馈赠客友的珍贵礼品。它倾注了苗家姑娘们的浓浓深情和美好祝愿。

  苗锦中常见的图案有各种花鸟虫鱼、几何图形及文字表现的福寿纹、四季常青、万事如意,散发着朴实、喜庆、追求美好生活的苗家风情。

  瑶锦以湖南瑶乡“八宝被”最有名,是湖南江华县一带瑶家女最有特色的嫁妆和定情物。

  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和感情寄托方式(表达)、审美观念的不同,瑶锦的花纹图案多彩多姿,染色多用大红、桃红、橙黄等暖色调,间以蓝、绿、白、紫等,色彩鲜明强烈。纹样多为方形、菱形、三角形等几何作对称式波状二方连续排列,也有“中”、“古”、“王”、“山”、“喜”等字组成的纹样。此外,最具特色的可以说是瑶家姑娘织出的自编顺口溜,或一行字、一行图的诗文图案,意境隽永。常见的七律诗有:“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表达了瑶族姑娘的乐观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此外,傣锦、黎锦、回锦等少数民族织锦亦五彩斑斓,各显浓郁的地方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