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戏剧性的蒙古族婚礼习俗文化[第2页]

2017-02-06 21:17:00 知识

  首先是接亲。这是结婚典礼的开始。新郎要带上若干骑手、祝词家、歌手以及年长的亲属和一辆哈喇特日格(即轿车),到女方家娶亲。到女方家后,要过四道关头一道关就是“闭门拒客”。娶亲队伍一路歌声来到新娘家时,女方佯作不知,不接纳娶亲队伍。这时男方来的长者走出来客气地对女方说,某年某月你家的某某姑娘和某某人订亲,今天是吉祥之日,我们特来娶亲。接着男方祝词家高声赞颂女方家:

  云中楼阁是天宫的大殿,

  青砖瓦舍是新娘的家园,

  珊瑚玳瑁是龙宫的装潢,

  珍珠玛瑙是新娘的嫁妆。

  狮虎麒麟是仙人的坐骑,

  牛马驼羊是贵门的宝藏,

  天仙九女是王母的心肝,

  高娃姑娘是尊户的秀娘。

  这时,女方还要提出一些挑剔的问题,男方祝词家要一一做答,直到女方家完全满意为止。第二道关就是“求名问庚”。女方家要摆设“求名宴”,新娘与陪娘以及娘家嫂子们为一桌女席。新郎与祝词家向女方家“求名问庚”,这时女方嫂子们与祝词家展开一场唇枪舌战。

  祝词家:请你告诉我家秀的尊名属庚好让她在圣主名下传代接宗。

  嫂子:我家的姑娘“讷日圭”属麒麟,难道“讷日圭”属麒麟就不能传代接宗。

  祝词家:不是“讷日圭”属麒麟不能接宗,而是说的不白不明。

  嫂子:你想知道姑娘的尊名属庚,只好到孙布尔山和东海去寻。

  这样经过若干个回合的对答,直到女方家满意,并且把新娘的名庚告诉为止。第三道关是索取“沙恩吐”。沙恩吐也称沙嘎,即羊髌骨。女方家摆“沙恩吐宴”,也叫“求骨宴”,由新娘、陪娘以及新娘的妹妹、嫂嫂组成一席。新郎和陪郎在祝词家和歌手的陪伴下,向女主人讨“沙嘎”。如果新郎得不到“沙嘎”就不能接亲,因为这是结婚的标志和信物,没有它是不行的。正因为如此重要,所以在“求骨宴”上,调皮的女主人好像故意考验新郎的诚意和脾气如何,百般刁难。而新郎则忍耐、顺从,千方百计求取“沙嘎”。陪郎和歌手们在一旁陪歌:

  额尔古纳河多宽,始祖布尔特赤那涉过去了,

  阿尔泰山多高,巴特尔们攀过去了。

  蒙古草原多阔,成吉思汗游遍了,

  新娘的毡包多远,新郎还是奔来了。

  鱼儿长得再大,离不开清水哟。

  松柏长得再茂,离不开沃土哟,

  蜜蜂长得再俊,离不开鲜花哟,

  新郎长得再俏,离不开新娘哟。

  赞歌一首接一首,一直唱到“求骨宴”女席间的女主人们认为满意为止,这时才把“沙嘎”用布包好交给新郎。新郎拿到“沙嘎”这才放心,标志着接亲成功。接着将新娘请入哈喇特日格或乘一匹白马,返回家乡。当新娘即将离开娘家时,女方的歌手们唱道:

  燕子飞吧天空任你翱翔,

  马儿跑吧草原任你奔驰,

  花儿开吧你为大地增添芬芳,

  女儿走吧夫妻和睦万事吉祥。

  这时男方的接亲队伍和女方的送亲队合成一股浩浩荡荡的马队,一路歌声,一路笑声,向草原深处驰去。第四道关是“抢缨帽”。新郎接亲时,身穿蒙古袍,脚登鹰嘴靴,头戴红缨帽,腰挎鸳鸯剑。看上去好像一位武士。接亲走时,女方送亲的人数要与男方接亲的人数相等。当敬完上马酒,调转马头,扬鞭返程时,一场“抢缨帽”的争夺战便开始了,这是智与力的角逐。女方送亲的骑手要趁机抢夺新郎的红缨帽,男方接亲的骑手尽力护卫,并迅速向家奔驰,女方骑手奋力追赶、拦截、抢夺,双方展开一场非常壮观的抢缨帽赛马战。如果新郎的缨帽真的在途中被抢去,那么接亲、送亲队伍还要回到女方家,由男方耗资设宴款待女方骑手,并陪礼唱歌,大欢一场,女方提出任何要求,男方将一一满足。这对男方来说则是失败的象征,也是高兴之余的一种耻辱。如果男方保住了红缨帽,可直接回家举行婚礼。这种习俗,追溯其源,同样是母权制从妻居婚制向父权制从夫居婚制过渡时期的一种遗风。是把新郎抢回女方家从妻居生活的一种演变形式。从抢人到抢帽,变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活动。是从妻居婚制的反映。通过以上四道关,才能完成接亲的任务,把新娘接回,举行正式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