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婚俗:歌声中的婚礼

2017-02-08 16:47:00 知识

  普米族人民能歌善舞,兰坪、维西地区普米族的婚礼,自始至终都是在歌声中进行。

  在举行婚礼的前夜,新娘家的亲友都来到她家聚会。在木楞房中,大家围着火塘坐着,一边喝着香味扑鼻的黄酒,一边听新娘同她哥哥对唱《出嫁歌》(一般都是请歌手代他们对唱)。新娘的唱词主要是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倾诉同父母兄弟的离情别绪,以及对兄长的希望:“家中的财产我一样都不带走,只带走哥哥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布谷鸟一叫就想哥家,遇到困难就要回来找哥哥,望哥哥不要把我当外人。”哥哥唱的内容主要是对妹妹的安慰:“金箱银箱有妹妹你的份子,绸缎氆氇衣服有妹妹你的份子,羊毛大麻都给你妹子。”“太阳月亮永远是亲姊妹,我和妹妹永远是亲兄妹。”哥哥的唱词中还有对妹妹的教诲、嘱咐等内容,《出嫁歌》唱起来如泣如诉,委婉动听,十分感人。

普米族婚俗:歌声中的婚礼

  第二天,旭日刚刚从东方升起,新娘就在一位妇女(要选择丈夫健在、儿女齐全的)帮助下,面向东方进行梳妆。新娘旁边摆着四碟果子,四杯酒。梳妆毕,亲友们即拥上来进行祝贺。这时歌手高唱《梳妆调》(苦揣杰)用优美的唱词赞扬新娘的漂亮。新娘的兄弟向前来祝贺的亲友们敬酒,亲友们则向新娘赠送礼物,叫“梳妆礼”。有送布的、送手帕的、送珠的,也有送钱的。

  迎亲的队伍骑马跨骡浩浩荡荡地来了。这时,新娘家就在房前空地上用青松翠柏搭成的青棚的门上挂起两块红布,把迎亲的挡在外面,由双方请来的歌手一里一外对唱《认亲调》(直直杰),唱完《认亲调》,女方即把青棚门上的红布取下,让迎亲的人走入青棚,并用茶水招待他们。这时,女方又把大门紧闭,在门口放两碗辣子汤。双方的歌手又开始对唱《开门调》,女方的歌手在房子里用唱歌的形式提出种种问题,男方的歌手站在大门外用歌声回答。直到女方满意,打开大门让迎亲的人进去;如果不满意,就一直不开大门,直到迎亲的反复请求,说尽好话,还要喝了摆在门口的辣子汤,才开门让其进来。

  迎亲的人进入大门,就把送给新娘的一串红、白两种颜色的珠子挂在房屋正中的擎天柱(房屋中间竖的一根方柱,有祖先神灵保佑的意思)。接着歌手高唱《擎天柱调》,用夸张的手法,以美好的词语赞美新娘家的楼房。

  歌手唱毕,把挂在擎天柱上的串珠取下,交给新娘的母亲,由她给新娘戴上。这时,新娘家已把青棚中的四张桌子拼成一长条,桌子两边放着凳子,桌子上面摆满向日葵、核桃、板栗、梨子等果品。迎亲的人被请到桌子两边坐下,并给每人斟一碗酒。女方的一位长辈出来说:“请给果品赐个名”。男方的歌手即起来作个揖,接着唱起《果碟调》,把桌上摆的每种果物都唱一遍。

  唱完《果碟调》,新娘的弟弟(或哥哥,若无兄弟,叔叔也可以)把新娘从房子里背出,歌手在唢呐的伴奏下唱起《离娘调》,叙述新娘与母亲难舍难分的心情。这时,近亲的人早已把一床白色的毡子铺在房前为婚礼而移植来的一棵松树下,新娘被放到毡子上后,亲友们即斟酒请她唱“饮上马杯”,之后,新娘弟弟把她背到男方为她准备的马跟前,并将她抱上马。于是迎亲的队伍便浩浩荡荡地离开女家,迎亲队伍依次为:两个扛红旗者为引导,后面是两个吹长号者、敲锣打鼓者、新郎、新娘及送亲迎亲者。途中新娘不得回头张望。

  到新郎家,新娘的哥哥或叔叔郑重地把新娘交给新郎父母。女方歌手唱起《送亲调》,主要内容是讲姑娘虽已做了新娘,但因年纪轻,不会料理家务,请婆婆公公多多关怀教导。唱完《送亲调》,即举行祭祖,撒糌粑,在新娘额上抹酥油的仪式。这样,新娘就是婆家的人了。仪式结束,在天井里宴请宾客,歌手唱《聚会调》,渲染这个吉祥的日子,描绘宾客的衣着打扮,宴会上的欢乐及对新婚夫妇的祝愿。

  婚礼后的头几年,新娘仍回娘家居住,公婆携带礼品三番五次地前来领亲,才回婆家暂住几天,这样反复数次,直到怀孕生孩子,才回婆家坐家。解放后,妇女结婚后即在夫家坐家。